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惩治高考舞弊就该依法严打
http://www.scol.com.cn(2015-7-8 7:39: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姜春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普通高考替考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认真调查事实真相,严肃处理涉事人员。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迅即成立由省、市、县(区)教育、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入涉事县(区)开展调查。目前,案件已基本调查清楚,涉案相关人员及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7月7日人民网)

  尽管教育部一再强调禁止高考舞弊,可不法者却总喜欢挑战人神经。从广东电白到甘肃天水,从湖南耒阳到吉林松原,从贵州松桃到甘肃靖远,从抢试卷抄袭、砸屏蔽车、靠作弊上大学、潜规则,从高科技作弊再到今年的南昌高考替考,种种高考舞弊案无不让人震惊。对其只有依法严打,才能还高考以公平。

  高考,承载着亿万考生改变命运的使命,因而每次高考舞弊,都侵犯和损害着诚实考生们的合法权益。高考舞弊者之所以铤而走险,皆因大成本之下蕴藏大收益。该行为让纯净高考密布灰暗与阴霾,并成为公平竞争者的“痛点”。

  惩治高考舞弊,不妨在严控源头的基础上依法严打。以往,对一些舞弊者的处理,如取消考试资格、行政处分、上大学后发现就取消学籍等,以及严重批评警告一些学校等,这些处罚尚不够狠,应再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抬升高压线。产业化与黑恶化的高考舞弊,已不仅关系考生自己,更是关乎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关乎资源分配、教育公平、社会正义。

  高惩罚之下,必减少莽夫。本次江西南昌高考替考案的依法严打处理,避免了以往一些地方处理“不狠”的尴尬,体现了法律的权威。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是一起由外省替考组织在网上招揽高校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通过请托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和社会中介人员,串通南昌市东湖区、青云谱区招考办及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为外省籍考生在江西违规报名、体检,从而实施替考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涉及人多范围广,依法严惩舞弊者——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其中,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已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对涉案22名公职人员中,有2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既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给其他考生以公平,又能成为处理高考舞弊案的判例,同时树立了国家高考政策规定的权威。

  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的偶然出现背后,有着必然的利益链条,也让高考舞弊案呈现出多类人参与的特征暴露无遗。严惩高考舞弊者,必要时不妨施以重刑。早在清朝,科考舞弊处罚就很严厉,夹带者会被当场戴上重枷示众,而考官纳贿,则可能被处死、籍没、流放、革职、降职。相比之下,当前对高考舞弊者的处罚尚且“宽容”得多。目前,只有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只有从立法上加大对替考组织者、策划者和公务人员参与者的法律成本,在《刑法》上加入相关罪名,在行政责任上加大处罚力度,才能真正杜绝“替考门”的再次发生,才能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权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