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村:新常态下的四川突围

http://www.scol.com.cn(2015-5-31 7:25:1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闲语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美丽新村建设系列评论之三  

  日前,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以“五大行动”为重要抓手,落实好新村建设重点任务。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坚持城乡一体、产村相融,规划引领、集约高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环保、顺应自然,群众主体、改革创新的原则。应该说四川关于美丽新村建设的规划是清晰的,但如何让科学规划落地生根,四川开启的“五大行动”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扶贫解困是核心。实现脱贫致富是当前群众的一个急切期盼,改革发展不仅仅是拼速度,更要拼质量,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共同跨越,才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对于美丽新村而言,房子修得再漂亮,但群众生活依然没保障,依然在为了生计而奔波,这样美丽也只是表象和驱壳。扶贫攻坚“四大片区”对接“四大板块”,加快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把贫困群众的居住问题与生计问题同时对接起来,美丽才能生动真实,新村才会展现活力。

  产业提升是动力。如果只是依靠“输血式”扶贫,依靠外力的支援,或许能够暂时让群众实现生活的改善,一旦政策没有了,就可能再次陷入困境。产业提升式扶贫就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科学扶贫,就是一种精准扶贫。对于广袤的农村地区而言,各种资源是十分富集的,也是十分独特的。对于四川来说,川茶、川果、川药、川猪等农产品特色品牌更是名声在外,但如何形成产业链,如何把农民纳入产业发展中,让他们也分享到产业驱动带来的红利,这才是美丽新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乡愁也成为一种资源时,乡村旅游更成为了美丽新村建设的支撑。

  旧村改造是基础。当乡村旅游成为一个亮点时,成为农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交通、水利和能源、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了短板,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从浙江2003开启的美丽乡村建设来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也是从基本村级基础设施开始的,尤其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让城市与农村实现服务质量均衡化,不能搞跛脚鸭和跷跷板。在“互联网+”的时代,不能把旧村改革中的信息宽带遗忘掉,要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美丽新村更加名副其实。

  环境整治是切口。美丽新村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当然是山清水秀,当然是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考察时的讲话道出了环境整治的真意与实质,发展不能牺牲环境资源,既要口袋富起来,又要环境好起来。四川着力于院落环境、面源污染、河渠沟塘治理,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态修复与自我净化。

  文化传承是灵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在乡愁。何为乡愁,其实就是一种乡土文化,就是一种独特的故乡记忆。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乡村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一方面需要抓好传统村庄院落民居甄别鉴定和保护修缮,同时也离不开对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的大力支持,只有留住了文化的血脉,才能让美丽新村鲜活起来。

  新常态当有新作为,美丽新村虽然是一道发展难题,但如果组合拳达得好,如果善于统筹推进,反而会激发更强劲的发展活力。从这个意义而言,四川的“五大行动”,就是一种新常态下的四川突围。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