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教育漫谈 >> 正文
“校长入仕”与教育去行政化并不矛盾
http://www.scol.com.cn(2015-3-11 10:15: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薛家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9日,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高校去行政化时他表示,在校长后面加注副部级是件丢人的事,希望教育去行政化加速进行。同时,他表示中国的政治体系里,过去从大学走到政府部门相对较少,乐见更多大学校长走向仕途。(3月10日 《新京报》)  

  应该说,在校长后面标注副部级,是教育行政化的鲜明烙印。在教育行政化语境下,校长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学者,更是一名可以随意发放行政指令的教育官员。也正是部分教育官员,不遵循教育规律“外行领导内行”,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科研的活力,造成我国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备受社会诟病。真正在内心反对教育行政化的人,都会和龚校长一样,对这样的标注不舒服。  

  出于对教育行政化的厌恶,公众也连带性的反对“校长入仕”。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也是教育行政化的牺牲品---在走上行政岗位后,许多校长被繁杂的行政指令禁锢,忙于“案牍劳形”,丢掉了科研、教学等看家本领。而且,有些科班出身的校长,既能在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高屋建瓴,也善于在政策面找到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本身就是社会的稀缺品。让他们入仕,也是在为社会谋福祉。

  其实,教育去行政化与校长入仕,并不矛盾。教育去行政化要打破的是,校长们忘了自己学者的身份,反而带上官员的名片,最终沦为名利的奴仆;教育官僚与老板们“勾肩搭背”,出入会所酒店,最终滋生腐败深陷囵圄;学校内部的行政化、官僚化,对学术氛围、思想活力和学生创造力的禁锢。最终解放教育,释放活力。而我们鼓励更多学者走出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也是在释放教育的活力。因此,两者看似相向而行,实则殊途同归。  

  事实上,打破教育行政化壁垒与“校长入仕”,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双通道。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促进教育去行政化改革破题,解除象牙塔的行政束缚,最大限度的释放教育活力。另一方面,要推倒横亘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墙”,让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交流更顺畅。唯有两点同时发力,才能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能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