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政关注 >> 正文
整治超配干部为何“消化”不良?
http://www.scol.com.cn(2015-1-7 7:42:4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5日,中组部通报了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进展:“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这意味着,还有约60%的超职数干部待“消化”(1月6日《新京报》)  

  很明显,即使用“消化”来专项整治超配干部,还显得“消化”不良。说起来,整治超配干部,“消化”算是很不伤“身体”的了。虽然“消化”包括了取消兼职、调岗、免职等方式,但比起当年的工人下岗来,还是体现了权力“盛宴”的优越性。同样是针对“大锅饭”性质的积弊,“消化”超配干部与工人下岗相比,前者失去的充其量是职权,而后者却是“饭碗”。  

  可能正是因为权力“盛宴”与企业“大锅饭”的不同,让一种势在必行的改革举步维艰。早在2007年当年以及2009年,中组部、中编办等部门都曾推出过超配干部专项清理。但专项行动过后,各地的超配干部迅速反弹,陷入了“越减越肥”的怪圈之中。这就再次应验了“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阻力”。当年工人下岗,是体制外的一场“伤筋动骨”的改革,砸掉的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大锅饭”;如今整治超配干部,就相当于搅了权力“盛宴”的局,这在当前的官场生态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即使已“消化”的近40%超配干部,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官场“瘦身”,还不一定给体制“减肥”。如有的地方组织部要求接近50周岁的干部递交书面材料,申请“自愿免去现职”,申请免去现职后,可保留职级待遇,就像是退出权力“盛宴”后,通过“打包”回家照吃不误;有些不过是少了几个多头的“饭局”而已,最后的“席位”还是留着的。如某地一日之内免掉的四名省政府副秘书长中,3人身兼数职,免掉政府副秘书长职务后,3人此前担任的其他职务仍然保留。这种不能给体制“减肥”的“瘦身”,已经给“越减越肥”的反弹留下了后患。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专家认为,超配干部现象之所以成为顽疾,“根子”就在于“官本位”观念,“破解超配干部问题,首先应该建立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良性官场生态,建立官员退出机制。”这就意味着对超配干部的“消化”,必须包括退出机制。试想,一个人若真心想减肥,不舍弃一些食欲上的贪婪,怎么可能瘦身?整治超配干部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执行到位的话,超配干部就不会“规模化”。  

  那么,整治超配干部为何“消化”不良?道理似乎很简单。因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并非体制必然的“发胖”,而是公共职位福利化的问题。就是因为官场成了权力“盛宴”,职务设置成了对被提拔人的福利照顾,甚至成为利益输送,因此出现了副职、副秘书长、助理、巡视员、调研员……五花八门的超配。于是,官员越配越多、板凳越坐越长。一个个由纳税人供奉的公共服务职位,一旦变成了福利,则必然多多益善,于是就形成了官场“盛宴”。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这种带有遗憾的无奈,到了能主宰这场“宴席”的人手里,必然会想方设法“续杯”。因此,“消化”超配干部,就会遇到“肠梗阻”。
相关评论:
·超配干部消化无论多少都是新闻
·干部超配“瘦身”之后还需划出“硬杠杠”
·“消超”数字得往深里读
·整治“超配”干部当有法治思维
·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重在防止反弹
·超职数配备干部这块“顽疾”要权力“瘦身”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