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让广袤的田畴奔涌发展的脉动

http://www.scol.com.cn(2024-10-12 10:35: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继
作者:张继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阶段,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协同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取得显著效益,一系列“藏粮于地”政策举措落实落细,生产向绿、效益向优,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迈步新征程,各地各部门要聚焦聚力,让广袤田畴充满生机勃勃的发展脉动。

  释放智慧良田的生机活力。打造智慧农田,数据成了新农资。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近年来,随着科技在农业领域的运用,释放出了智慧良田的勃勃生机。大农机、大数据、物联网成了种地好帮手,各地纷纷引进“5G+智慧农业”系统,对土壤墒情、病虫害等进行精准监测,良田配良技,粮食丰收有了双重保障。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各项新场景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拔节生长。AI大模型为农户推送科学的水肥施用建议;根据墒情变动,远程操控无人机、平移喷灌等设备,及时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应用场景落地。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推进农业现代化,各地各部门要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通过技术赋能,让更多智慧良田生产出优质中国粮。

  让更多盐碱地变成米粮川。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大问题。除了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之外,还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更要向盐碱地要食物。盐碱地是“潜在粮仓”。向盐碱地要食物,先要改造土地。通过改造,探索暗管排盐、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多种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的方式。耕地提质量,还要以种适地。从高粱,到耐盐碱水稻,各地通过引进推广一些抗旱、耐涝、耐盐碱的品种,实现了增收,推动了土地流转。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设施渔业、海洋盐业、休闲旅游等产业,推动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各地要结合盐碱地资源实际,拿出务实举措,推动实现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发展优质粮棉油、特色瓜果蔬等产业,构建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让更多盐碱地成为米粮川,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增强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既要注重科技创新,也要挖掘土地潜力,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要纵深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经成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激活乡村产业用地要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等的重要平台。各地要加快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让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5个省份实施试点1500多个,投入资金6700多亿元,完成整治总规模720多万亩,实现新增耕地66万亩,建设用地减少16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地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力实现耕地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与乡村风貌重塑协同发展,让良田增产、产业增效、生态增绿、农民增收。

  编辑:牛霄
  校对:袁玥
  责编:邓强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