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用好“千万工程”绘就乡村全面振兴“丰”景图

http://www.scol.com.cn(2024-10-10 14:41: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唐代远
作者:唐代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千万”已不仅是一个具体数字度量,更是一个象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道道风景的符号,都蕴含在这“千万”的万千变化之中,展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未来乡村新模样。

  秋色美如画,最美是丰收。从东北平原到四川盆地,从黄河冲积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刻尽是丰收景象。省时省力的农业科技设备,七彩的晒秋图,乡亲们灿烂的笑脸,构成了一幅大美中国丰收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千万工程”落墨“千里青山”。不管默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还是诵读“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千万工程”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让“美丽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必将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加强劲的澎湃动能和潜能。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乐其所业,就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生活,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偏僻落后的海岛村,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示范村”,新建村因“美丽经济”华丽转身的故事,升腾的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美气象,饱含人民群众幸福滋味。“千万工程”这场持续二十多年的美丽接力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信念力量,也是心中有民、一心向党的使命感,更是让老百姓“菜篮子”“果盘子”更丰富、“荷包”更鼓的责任担当所在,才在“浙”里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让亿万人民都有映入眼帘的全域美、持久美、生活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这同样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以美丽乡村,筑梦家园。“千万工程”既有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又有人物康阜、家庭和睦。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精神力量,就要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出来、解决好,以“守好人民的心”的使命担当,造就各美其美的万千乡村。要学“一辈子干一件事”的为民执着,以产业支撑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着力于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类产业在未来乡村里不断涌现,随着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美丽经济风生水起,绘就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新“富春山居图”。

  新征程的中国,生机勃勃,“丰”景常在。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9万家。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1000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3年的2.39∶1,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新时代,我们交出了耀眼的答卷。迎向未来,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千万工程”不仅是美丽工程,也是奋斗工程。更需要我们有二十年坚持一件事的执着,以“小切口”呈现中国“大变革”,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乡村全面振兴“丰”景图。

  编辑:牛霄
  校对:袁玥
  责编:邓强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