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4-8-15 9:05:00) 光明日报 编辑:盛飞
未来产业,如何开启未来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为我国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伴随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持续深化,不断催生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此背景下,摸清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短板不足,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十分必要。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培育未来产业在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早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即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的要求。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等目标。时下已步入2024年下半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已取得诸多重要进展。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此外,针对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地方层面,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青岛、宁波等3个计划单列市已出台未来产业相关政策文件,并聚焦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如北京市于2023年9月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聚焦6大领域20个细分赛道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区域布局逐渐清晰。在各地先行先试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领域。比如,上海围绕未来健康、未来芯片、未来智能、未来能源等领域已设立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目前在未来健康、未来芯片等领域集聚效应显著,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浙江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产业、未来网络、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多个前沿领域设立首批8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旨在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它们成为浙江省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和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河南聚焦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目前已设立14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此外,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广东、江西等多个省市也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领域超前布局,持续加快技术创新攻关,核心技术多点开花,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在6G领域,由鹏城实验室牵头打造的科技基础设施——面向6G空天地全场景宽带无线通信环境科学设施一期正式上线,将为6G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技术测试评估和标准化提供核心能力支撑,为我国无线通信创新发展提供全球领先的技术试验场与策源地。在量子信息领域,我国量子通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量子信息科研院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科院自主研发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二号”以及“祖冲之二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在两种技术路线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时空解复用的光子探测新方法,构建了高保真度的准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提升了光子操纵水平和量子计算复杂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主体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发脑机接口、大模型等标志性产品。据统计,我国研发的“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排名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超过100个,总体步入全球第一梯队。部分重点领域专利布局优势突出。 平台载体建设提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平台+载体+实验室”的产业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大科学装置方面,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等地依托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形成集群化且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群。如北京聚焦空间科学、能源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了5个大科学装置,初步形成了以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核心的战略高地。在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以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为特征的“之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6G、类脑智能等技术突破,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家由高校依托或共建单位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 市场主体抢先布局。截至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4万家,认定高技术企业超46万家,广泛涉及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智能制造、先进通信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等企业,在未来网络架构优化、6G赫兹技术验证、智能原生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在量子计算方面,阿里、腾讯、百度等企业,积极与国内重点院所合作成立量子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在量子通信方面,华为、中兴等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政务、能源、金融等领域量子通信场景创新相关工作。在人工智能方面,企业数量超4400家,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在卫星互联网方面,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众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未来产业在展现超前引领性的同时,也必然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各地在探索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现阶段,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未来产业缺乏整体统筹,赛道布局“部分趋同”。目前地方未来产业布局呈现多主体、分散式、高趋同等特征,部分地方对未来产业认识不够深入。从部分省市已出台的未来产业政策看,有的“未来产业”仅是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并未体现出面向未来的产业成长特征,对未来产业内涵边界、区域统筹等缺乏全局和趋势性把握。同时部分未来产业领域在地方布局中高度重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未来产业政策的省市中,将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列为重点布局方向的比例超80%,然而某些地方并不具备该方向产业资源基础,未来可能会出现过度重复建设,引发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二是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科研成果到市场的产业化路径仍有待完善。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科技研发投入整体较低。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部分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的贡献度仅占1%左右,企业对基础研究原创性的投入缺乏动力,对前沿技术的掌握能力仍有待提升。一些科研实力强的地区科研人员反映,在本地难以找到成果转化渠道,但在其他地区寻求转化时又面临本地区相关制度约束。同时,受场景拓展限制,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较慢,导致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例如在量子信息领域,很多企业表示对该领域产业化前景预期并不高,认为短期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三是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企业顶尖人才聚集程度不高。就未来产业相关高科技领域而言,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尚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细分赛道人才缺口明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高层次研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在企业层面,我国前沿、战略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特殊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灵活度不足。 四是缺乏耐心资本,难以满足未来产业长期发展投资需求。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创新高度依赖产融资本,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短平快”的现象比较普遍,金融资本更倾向于进入回报快、回报率高的产业领域。而未来产业部分领域尚处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阶段,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回报周期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多数投资机构对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项目投资不足,从而丧失大量未来技术进步的机会。 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整体统筹和机制建设。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制定、技术攻关、资源投入等方面协同配合,加快形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围绕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大、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前沿科技领域,适时出台专项产业发展规划、专项政策和技术路线图,构建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政策支撑体系,指导地方前瞻性开展未来产业规划布局。探索适用未来产业发展的“沙盒监管”措施,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产业发展环境。 推动区域协同集聚发展。支持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围绕“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发展路径,鼓励各地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集群。优化现有区域统筹机制,推进全国未来产业布局,协调区域间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引导区域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依托各地区在产业链环节差异化优势,引导和鼓励各地区通过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促进成果异地转移转化等,积极开展区域间未来产业合作,推动形成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 优化前沿技术转化路径。强化科技部门和产业部门合作,深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重大需求和场景驱动,构建“技术研究—早期验证—产品孵化—场景应用—规模推广”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常态化发布机制,适时发布未来产业重点场景建设清单,以“揭榜挂帅”方式评选未来产业典型应用场景或优秀案例,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加速落地。支持企业牵头科研院校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以定向委托、定向择优等模式,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前沿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完善未来产业人才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和评价等机制,加大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激发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鼓励高校加快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研究院、未来技术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建设,鼓励高校与领军企业共建前沿人才培育基地,系统培养具有交叉复合背景的未来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拓展海外引才渠道,聚焦关键基础理论、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等人才缺口较大的领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未来产业发展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地方针对未来产业调整现有补贴政策适用范围,出台新型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未来产业基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先导区建设、应用场景试点示范的精准支持力度。研究设立未来产业专项基金,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探索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投资机构、社会资本多渠道并举的投入机制,打造早期介入、全周期赋能的新型耐心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和支持私募基金投资科技创新,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与创业种子基金,扶持创新与创业,支持初创企业。探索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优化风险拨备资金等补偿措施。 (作者:韩健、李雨凌,分别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助理研究员) ●链接 前瞻部署新赛道 未来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未来材料。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未来能源。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 未来空间。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装备,加快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等研制及创新应用,推动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领域装备研制。 未来健康。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