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

http://www.scol.com.cn(2024-7-22 8:38:27)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须宽
作者:刘须宽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跟着总书记学典故 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与其他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值得注意的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被列举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智慧结晶之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向国际社会展示的大国风范、交往之道。

  以信和仁为底座的道德准则及处世之道

  信,意指讲信义、守诺、不疑、不欺,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遵守的价值准则、交往原则和行为方式。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不欺之语。古人云,人之所助者,信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祸莫大于无信……足见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睦,本义为恭敬、和顺,后引申指融洽、友爱。“讲信修睦”最早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推崇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

  讲信修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自古以来,诚信始终是中国人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是全社会普遍适用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孔子赋予“信”极高的地位,认为“信”是君子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相互讲信守义来建立和睦关系,往往能水到渠成,而那种穷兵黩武、武力扩张的方式,则是最大的失信,也是对和谐的根本性否定。讲信修睦也是和谐善治的内在规定。只有坚守诚信,才能天下归心。正所谓“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履信就需要顺应天道,以追求正义作为讲信的核心目标,这样,“信”就具有了普遍的道德意义。只要彼此遵循“以和为贵”的精神信仰,就能实现“和”的理想境界和睦邻友好的完美秩序。

  《说文解字》对于“仁”的解释是:“仁,亲也。”“仁”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奠定了中华传统的道德价值的基本底蕴。亲仁善邻,则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即“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应该亲近善人、友睦邻国。其所描述的场景是,陈佗劝谏陈桓公要将“亲仁善邻”作为国家最宝贵的方略,应同意郑国的求和。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当中,信、睦、仁、邻等传统理念共同汇集为中华民族对天下有序良性互动及理想秩序的持续追求与不懈探索。

  以仁爱友善的原则与邻国相处,以命运与共的态度建构与邻国的交往原则,维护国与国之间和谐,以期实现万邦和谐,是亲仁善邻的理想诉求。正如《尚书·尧典》所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国人“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秉承相互尊重的仁爱之心,守护命运与共的睦邻关系。朱子《论语集注》说:“邻,犹亲也”。“远亲不如近邻”“德不孤,必有邻”,有高尚德性、浩然气概之人,一定会有邻居与他相伴交好。仁者既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又能以大胸襟待人,行忠恕之道,积极成就他人。

  亲仁善邻是中国传统国与国之间交往之道的基础。“孟母三迁”表明一个家庭、一个小群体可以择邻而居,但“共饮一江水”的一个民族、共贯九州的大一统国家是搬不走的。中国传统政治秉持“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理念。“亲仁善邻”所秉承的基本逻辑就是“以和为贵”,但“和”不是要求同质性,而是尊重差异性,“君子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达到和合共生。中国历史上对周边的地区和族群绝少采用征服、掠夺的方式,而是更多采用“修文德以来之”的态度。和睦邻邦、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这些散落在古代文化经典之中的相关论述和伟大践履,是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的最好证明,既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基因,也是中华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源泉。

  讲信修睦行大道 亲仁善邻塑和谐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同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高度契合,也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精神沃土。

  夯实天下体系的仁信之基。“中华”(又称“中夏”)意为“四方之中”“天下之中”,“夷夏之辩”也是“中心”与“边缘”之争,天下观始终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家国一体观念铸塑了中华儿女“民胞物与”的天下情怀、“古今之通义”的大一统。虽然我们与古人处于不同的时空,却与古人面临相同的问题,同样迫切需要各国领导人、地球人以构建天下格局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智慧回答“世界向何处去”。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邻国之间需要一种齿轮式的啮合,增进相互融合的和谐,减少乃至消除隔阂,各国需要以天下视野摆正自身,这有利于邻国之间打开文化互通、文明交融的广阔空间。

  彰显中华文明的友善之道。国家不能以大压小,不应以强凌弱,更需团结互助。故“国无大小,民无多寡”,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独立性,必须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春秋后期的鲁国大夫子服景伯也主张:“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古人的交往理想是“以和证道”“以仁友邻”,从宇宙的普遍规则、大道之维来对待“和”“睦”。《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

  建构异质文明共生的互鉴法则。大道不孤,携德致远。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所秉承的基本逻辑就是坚持在尊重差异性中获得一致性,恪守君子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形成和合共生的良好局面,以形成最大公约数、维系最大安全值、达成最高和平状态。以“仁”铸就人际和谐的内核、以“睦”践履关爱他人的实践、以“善邻”外化“亲仁”、以“天下同归而殊途”造就“万邦协和”,如“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在与邻相交时,历来反对通过对外战争抢夺攻伐的武力行为,而是主张施以仁爱、道义,讲信修睦、修文服远。世界历史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普遍交往的形式而结成的关系史、规则史,在这样的关系中世界不断整体化、全面一体化、相互依存化。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内在基因,成就了中华民族乐群共济、和合共生的相融相交相汇之道,标注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人类交往新高度。

  传播丝绸古道的友爱驼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推行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西汉张骞“凿空之旅”,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各国和平交往的大门。明成祖时期,郑和率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却未曾侵略一国、劫夺寸土,所到之处几乎都有“多欢声”“争相迎”的热闹场面。鸦片战争后,即使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也仍然以宽和之心,修诚信之道,行和睦之事。这些,都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最好注解。

  树立崇信尚和的典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反复强调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我们不仅自身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东方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宽和之心,修诚信之道,行仁爱之事,成睦邻之实,中国人一以贯之。正是在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助推下,中华大地从诸侯林立的小国变成坚强统一、繁荣昌盛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

  【出处】

  讲信修睦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释义】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

  亲仁善邻: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知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新时代全面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