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http://www.scol.com.cn(2024-7-15 9:01:2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宾
作者:李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温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是重要元素之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中和辩证的哲学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是我们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有效方法,也是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当代社会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深刻理解这一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内涵

  我国古代许多儒学经典对执两用中和守中致和进行了记载,其中以《中庸》的阐释最为系统和全面。

  执两用中出自儒学经典《中庸》。《中庸》第六章写道:“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认为,舜之所以拥有大智慧,在于他喜欢请教别人,并且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中的含义,包容别人的缺点,宣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两种极端的情况,采取恰到好处的方法来对待人民。在执两用中这个词中,“执”就是抓住、掌握,“两”就是“过”和“不及”这两种极端情况,“用”就是采用、采取,“中”就是适中、恰到好处。执两用中的意思就是,要想成为智者,说话做事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走极端,过犹不及。

  《中庸》也谈及了守中致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不表露喜怒哀乐叫作“中”,表露出来也合乎法度叫作“和”。“中”是天下万物之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后,天地归位,万物繁衍。在守中致和这个词中,“守”就是保持,“中”就是内心清净,“致”就是导致、实现,“和”就是和顺、有序。守中致和意思就是,只有内心虚无清净,才能外事和顺有序。

  内部逻辑

  执两用中和守中致和,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含义和严格的内部逻辑。

  从因果逻辑上看,“执两”是“用中”的必要条件,只有“执两”,才能实现“用中”。恰到好处并不容易实现。“两”尽管极端,但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两”建立了程度的边界,也为确定“中”指明了方向,充分汲取“两”的有益成分,有助于确定恰当的“中”。从实践规律上看,“执两”在前,“用中”在后,实践中仅仅做到“执两”并不够,必须做到“用中”才行。也就是说,掌握了“过”和“不及”两个极端情况之后,不能直接将两个极端用于实践,而是通过对“过”和“不及”两个极端情况进行折中调和,确定一个恰到好处的处理方法,从而用于实践。

  “守中”方能“致和”,“致和”也要“守中”。从因果逻辑上看,“守中”是“致和”的必要条件。“守中”说的是自身修养,“致和”说的是外部关系。因此,孔子认为,“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树立仁爱之心,才能遵循中庸之道,实现国家大治。从实践规律上看,“致和”和“守中”可以兼得,既要“致和”,也要“守中”。在孔子总结的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规律中,不仅包括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也包括处理好与贤人、亲人、大臣、群臣、庶民、百工、远人、诸侯的关系,前者为“守中”,后者为“致和”。

  执两用中是方法,守中致和是目标。将二者放在一起,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的极端情况广泛存在。在现实世界中,既有“知者”和“贤者”,也有“愚者”和“不肖者”。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做事的标准也不一样。这导致“过”和“不及”两个极端同时存在。第二阶段,找到恰到好处的“中”。奉行中庸之道的智者通过掌握“过”与“不及”两种极端情况后,通过折中调和,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方法。第三阶段,当经历了“执两用中”的过程后,通过保持“中”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达到虚无清净,实现外事和顺有序,从而达到了“和”的最高境界。

  历史影响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不仅塑造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为人处世的基本信条,还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

  塑造了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首先,君子中庸,过犹不及。“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的言行都符合中庸不偏不倚的标准,小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的标准。《论语》记载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其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中记载:“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论语》也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再次,不能半途而废。《中庸》记载:“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也就是说,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不能半途而废。

  建立了为人处世的基本信条。首先,守好本位,广施仁义。《中庸》记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就是说,坚持“用中”“守中”的君子不渴求本位之外的东西,当身居高位时,不去欺凌居于低位的人,当居于低位时,也不去巴结居于高位的人。坚持以“仁义”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其次,兼听兼信,宽以待人。“用中”“守中”的智者要兼听兼信各方观点,通过折中调和形成最恰当的方案,而且要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主动宣扬别人善言善行,用宽容温和的态度去教化别人。再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也就是说,求取君子之道,如同走远路一样,一定从近处开始,如同登高处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理是一样的。

  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首先,为政在人,德才兼备。孔子强调“故为政在人”。在古代,君主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树立仁爱之心,才能遵循中庸之道,实现国家大治。在今天,干部选拔任用依然要坚持德才兼备,德配其位。其次,忠诚守信,修身治国。“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上天赋予人们遵守的原则,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孔子总结了天下共行的五种大道和实行这些大道的三种美德,提出实行这些大道和美德的方法就是诚实专一。孔子接着总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规律,并反复强调了“修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今天的干部也要通过提升自身修养来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最后,拥抱变化,与时俱进。客观世界不断变化,“过”与“不及”的两端在变化,恰到好处的“中”也要因时而定,因事而定,因此,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也是“用中”“守中”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执两用中 守中致和

  【出处】

  许多儒学经典对执两用中和守中致和进行了记载,其中以《中庸》的阐释最为系统和全面。

  【释义】

  执两用中:“执”是抓住、掌握,“两”是“过”和“不及”两种极端情况,“用”是采用、采取,“中”是适中、恰到好处。执两用中的意思是,要想成为智者,说话做事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走极端,过犹不及。

  守中致和:“守”是保持,“中”是内心清净,“致”是导致、实现,“和”是和顺、有序。守中致和意思是,只有内心虚无清净,才能外事和顺有序。

  【知行】

  守正创新,就是中和之道的传统智慧在新时代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探索。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