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挺起“中国脊梁”

http://www.scol.com.cn(2024-6-25 14:23: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恒情
作者:丁恒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6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奋进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大道上,我们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创新“高原”耸立更多的科研“高峰”,挺起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脊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一组数据,标注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跃升的创新能力:2012年至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多年保持在世界首位;2023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9.3%,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5年超过6%……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十二位。放眼今日,源源汇集的科技要素、勃勃而发的创新动能,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乘风破浪向前。

  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托起高质量发展的水准,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增强发展的安全性。向高攀登,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向新而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向上飞跃,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向绿迈进,绿色生产力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今天,挖掘自身潜能、发挥特色禀赋、顺应产业趋势,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创新画卷。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科技强国建设必将一路壮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赋能。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的征程上,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