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自立自强让科技强国建设一路壮阔一路凯歌

http://www.scol.com.cn(2024-6-25 14:23:0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6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科技是国之利器。中国要强大,企业要兴旺,人民生活要提高,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从一颗螺丝钉也要进口到大国重器彰显创新底气,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研发体系和工业体系,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蛟龙入海、悟空问天、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嫦娥六号实现首次月背采样返回,我国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中国天眼”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等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推动国家进步、造福人民生活,让科技自立自强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国家强盛的根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风起云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成为科技创新的短板和弱项。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间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科技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科技强国,挺直民族复兴的脊梁。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让建设科技强国的部署要求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打造人才高地,让科技创新赢得未来。处在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今天是先进技术,明天就可能落伍。不科技创新不行,科技创新慢了也不行。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厚植人才沃土,让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迸发出来,以人才的自立自强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世界科技创新的赛场上赢得更多头彩,跑出更快的“加速度”,让科技强国建设一路壮阔、一路凯歌。(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