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在农机轰鸣中奏响夏粮丰收曲

http://www.scol.com.cn(2024-6-20 14:25: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若麟
作者:张若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跨区机收服务队南来北往,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高效调度,各类“大块头”“小身材”的农机在田间展身手,截至6月18日,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小麦机收仍在进行,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夏收忙完,夏种也要抓紧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

  在多重服务中保障农机畅行。每年的夏收时节,少数地方不同程度地会出现各种农机通行不畅的现象,尤其是在面对雨季来临之前,抢收抢种成为了农民群众的当务之急。从今年夏收工作来看,各地区各部门提早作出了安排部署,尤其是针对农机跨区域作业问题,拿出务实举措,提供了多重服务。从绿色通道,到接待服务站,各地共设立高速公路绿色通道2970多条、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近3500个,保障农机跨区顺畅通行。为抢抓夏收时机,各地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随着小麦梯次成熟,引导跨区作业机具自南向北有序转移。麦收高峰期有9天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在20万台以上,小麦机收占比超98%。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总体看,今年我国夏收工作更加注重农机保障,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的农机基础。

  在培训指导中实现机收减损。在夏粮生产的链条上,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麦收完成省份初步监测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1%左右的较好水平,优于2%的行业标准要求。据估算,如果全国小麦机收损失率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就能挽回粮食损失25亿斤。由此观之,机收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巨大。各地既要提高夏收机械化使用率,加快夏收进度,更要实现机收减损。从机收速度看,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维持在1000万亩以上,麦收速度持续高峰推进,机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黄淮海重点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均比常年快5天左右。从机收减损看,各地派出农机化技术骨干加强田间巡回指导,切实提升机手作业水平。正是有了足够的农机支撑,不仅加快了夏收速度,而且更好地做到了节粮减损。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农机培训,强化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农机穿行在田间地头。

  在配套联动中提升单产潜力。农机的使用不仅仅是停留在夏收环节,而是融入到了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重视农机的使用,尤其是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推广良种、良机、良法配套,注重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食单产潜力。今年,我国将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持续集成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一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挖掘一批大面积整建制高产典型,加快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注重良机的使用,强化良机的配套联动,多维发力,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潜力,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徐海鹏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