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用改革关键招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

http://www.scol.com.cn(2024-6-13 10:54: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若麟
作者:张若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之后,各地要居安思危,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打通制约种粮、抓粮积极性的痛点堵点,完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

  在创新探索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说到底就是要让更多良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中国粮。一方面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注重农业科技投入,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方面则要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抓粮积极性的层面出发,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综合产能,让农民愿意种粮、地方主动抓粮。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把该给的政策给到位,把各种惠民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送到种粮大户手中。从国家到地方层面,要勇于探索创新,创新粮食经营增效方式,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勇于探索创新中提升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积极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利益补偿中压实粮食安全共同责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稳定播种面积,还是落实各种惠农政策等,都始终要层层压实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把各方面的责任落实到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尤其是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长处与短板,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发展实际,做好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尤其是对于粮食主产区,不能让种粮大户因为粮食丰收而减少收入,各地区各部门要勇于探索实践,在建立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作出更多有益的探索,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注重利益调节与补偿,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与地方抓粮积极性,才能真正把粮食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在多措并举中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保障粮食安全,既要调动和激发小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也要调动和激发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力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具有大规模经营、较高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既要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要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通过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覃贻花
责编:张通
审核:史册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