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http://www.scol.com.cn(2024-5-31 11:09: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向秋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深入把握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应对就业问题的根本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取得新进展,孕育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潜力。当前和未来,要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从高质量发展中开拓高质量就业空间,既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又能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增加收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首要任务,实现充分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及未来,不断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岗位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就业。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发展新常态,虽然人口和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但总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大龄化特征明显,并存在供需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结构性就业矛盾,本质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针对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必须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一方面,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另一方面,完善供需对接机制。通过举办招聘会、供需对接会以及“入企问需、送岗上门”等各类就业活动,线上、线下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期待。要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罗玉龙
责编:张通
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