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在“文旅相融”中繁荣城市“烟火气”

http://www.scol.com.cn(2024-5-29 14:26:1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星宇
作者:李星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在“以文铸魂”中精雕历史“脉络”,延续城市“旧记忆”。文脉如水,文化浸心。文脉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在一个城市当中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都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并能成为持续驱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城市开发有些操之过急,在度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尤其是古城商业化气息偏重,大量新修的仿古建筑在城市内比比皆是,这也导致一些古城的味道随着改造“变淡了”。为了推动城市文旅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深入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守护传承好城市“家底”,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底色,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城原居民原建筑,让城市既存“物”,也留“魂”,逐渐形成“古城古、新城新,双城分内外”的格局,让城市历史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历久弥新。

  在“以旅彰文”中丰富文化“内涵”,刷新城市“新名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而城市传统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与标志,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更是在新时代刷新城市“新名片”、推广城市形象的有力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各类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了推动城市文旅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以旅彰文”的理念,我们要学会借助传统文化来讲好城市的历史故事,通过旅游流动、交往等方式,将城市历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本地性的生活场景、深度触摸本地市场的消费场景,让城市中彰显地域、文脉特色的老街区焕然一新成为颇具人气的“城市IP”,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播渠道,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实现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碰撞,从而让人们融入城市文化当中。

  在“文旅融合”中释放消费“动能”,升腾城市“烟火气”。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城市马路边、市井中升腾起的人间烟火气,看似平淡无奇,却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让城市烟火气升腾起来,不仅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更折射出一座城市气度与温度。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前有“特种兵式旅游”风靡一时,后有“进淄赶烤”让“好客山东”深入人心,这朴实、自然、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生活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为顺应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各地城市要坚持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文旅融合”中释放消费“动能”,培育一批布局合理、业态丰富、辐射范围广的夜间经济载体,并利用节庆和消费热点,举办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激发出更多活力十足的文旅新体验、新场景,打造旅游产业“爆燃点”,升腾城市“烟火气”,让城市文旅从“爆红”变“长红”,持续“圈粉”,有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盛飞
校对:罗玉龙
责编:张通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