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共同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征程

http://www.scol.com.cn(2024-5-23 10:54:4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切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始终在保护中发展、探索中前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形成了可供国际社会借鉴的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群众对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好期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路径。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形成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到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明确部署;再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和九大重点任务……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有理念上的一以贯之,也有政策上的举措频频,更有实践中的持续行动,让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越走越宽广。

  保护自然环境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守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到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再到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开展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得到全面增强。山东济南佛慧山发现全球蜗牛物种,并以发现地命名;长江上游乌江流域发现鱼类新物种,命名为“贵阳金线鲃”;广西发现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都安薹草……这些鲜活的场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更加真切、更加多姿多彩。

  天地同根,万物并育。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为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奔跑的动物、生长的植物、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用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画面,诠释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东方智慧,展示着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力量”,让“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更聚人气、更接地气、更有底气。站在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新起点,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发力,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征程。(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曾沧海
责编:邓强
审核:史册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