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http://www.scol.com.cn(2024-2-5 8:57:4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慧
作者:王慧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七个着力”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前,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以主流声音引领社会舆论的难度加大。如何适应传媒格局新变革和舆论生态新变化,如何掌握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总结,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开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掌握舆论主导权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无论时代如何变革、舆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党性原则都不能丢、不能忘,决不能有丝毫含糊、偏离和动摇。如果我们在党性原则上不坚定,在工作中就容易犯错,就会有丢掉宣传舆论主阵地、失去舆论工作主导权的危险。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旗帜鲜明地把党性原则贯彻到新闻报道全过程,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铸牢思想之魂,夯实履职根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政治家办报方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由此,拓展出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要旗帜鲜明地进行舆论斗争。当前思想舆论领域的“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相互交织,情况复杂。对于“红色地带”,注意存在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守住,要巩固和拓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黑色地带”要主动进攻,敢于亮剑,勇于进入,严厉打击,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对于“灰色地带”要注意斗争方式方法,攻防结合,尽快转换为红色,防止向黑色蜕变。在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言论与行为的斗争中,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讲究“第一时间原则”,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发声,丧失了“第一时间”就等于把“空椅子”让别人坐,移交了“麦克风”让他人掌握了定义权。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广泛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导向决定前进的方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

  当前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也对主流舆论声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发起了挑战,新闻舆论工作能否守住正确的导向,成为迷雾中的瞭望者,为人民群众点亮明灯,指引方向,至关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把这“四个有利于”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贯穿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各个环节,落实到采编审签所有人员,实现层层把关、人人负责;贯穿到所有媒体空间、所有传播载体,让主旋律、正能量主导舆论,不能搞两个标准、形成“两个舆论场”,为媒体设置不能触碰的“政治红线”和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

  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必须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凝聚共识和汇聚人心。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认清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动员作用,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呈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全貌,使之与我国改革发展蓬勃向上态势相协调,同时团结各族人民,稳定鼓舞士气,为党和国家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善于用正面宣传引导人民群众积极面对暂时的困难和考验,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继续前进。充分发挥媒体议程设置功能,重视对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培养和调动人民群众对于党和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创新典型报道表达和传播形式,避免老生常谈,打破刻板严肃的受众印象,借助多元的媒介技术,生动的语言文字,全面具体地展示模范风采,树立优秀榜样。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媒体融合的助力下,全媒体应势而生,并以其强渗透与场景附着、社交增能及传受时空关系重构等传播特点,深刻改变了我国的媒体生态与传播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已成为我国媒体行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构建全媒体传播内容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内容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内容创作的全过程;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容建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呈现与融媒化诠释,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全新的讲述和传扬,讲好中国故事,在故事中蕴含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此来推动传播内容在与时俱进中产生引领价值,在复杂多样的舆论信息中凸显主流价值,对社会舆论形成正面引导,并借鉴全媒体内容生产方式,即内容一次生产通过多个端口多次发布,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多样性传播。

  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全媒体传播技术体系。通过技术赋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出融合传播精品。将5G、4K、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主流媒体,为受众呈现高“颜值”的画面、高品质的音效以及极富冲击力的视角,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要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构建全媒体传播的管理体系。面向未来的全媒体创新管理,实现全媒体传播管理体系的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消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隔阂,既要坚持一把尺子、一套管理,严防出现“舆论飞地”,又要激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活力,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流动机制,以共振扩大影响力。(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