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同唱“一首歌”

http://www.scol.com.cn(2024-2-27 10:57: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的日子。“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间,京津冀大地宏图画卷已全面展开。

  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作为新时代里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十年,蝶变的触角已延伸至京津冀的山山水水。在这片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血。自十年前的2月26日算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三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多次深入考察调研,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京津冀三地十年同唱“一首歌”、齐下“一盘棋”,协同发展静水深流,又触手可及。

  肩并肩,京津冀协同发展答卷亮眼。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紧跟中央决策部署和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稳扎稳打的措施举措,开启了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里程,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潜能有效激活,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发展底气和动力显著增强。十年间,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在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4万亿元;京津冀区域内高铁实现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全覆盖,“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走深走实,世界级城市群的未来图景已可期待。

  手携手,京津冀纲举目张蝶变跃升。京津冀位于环渤海地区中心,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核心区,是有效协调东中西、特别是平衡南北方的中心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京津冀积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创新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了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获得感“多起来”。一个个新突破因势而生,一座座新地标拔地而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辛勤耕耘结出发展硕果。

  心连心,京津冀踏歌而行未来可期。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番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利、产值跃升,更是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这一生动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判断:“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十年阔步行,“蝶变”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是既定目标,也是硬性要求,更是使命使然。立足新起点,京津冀正携手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人相融、心相通,始终同唱“一首歌”的京津冀必将为区域协同发展带来更多强劲的聚合力、引领力。(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