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为什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http://www.scol.com.cn(2024-1-22 10:50:21)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陈从楷
作者:陈从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这一重要论断是一个全新的重大理论突破,在深刻把握和理解这一重大创新理论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深刻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为什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又一次”意味着此前至少有一次思想解放,否则就谈不上“又一次”。实际上,从百年党史来看,“第一个结合”本身就是一次思想解放。马克思既不是中国人也不可能预见多年以后的这个东方大国是个什么情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动选择双向奔赴中,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第一个结合”。正是通过“第一个结合”解决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

  “又一次思想解放”还意味着,要思考什么样的内容能称为思想解放,即标准问题。“第一个结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至少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解除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枷锁,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开启了“第一个结合”的伟大征程,最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禁锢下再次解放出来,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牢笼,全党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转折,推动了全社会思想解放,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局面。

  “第二个结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让人们被束缚的思想豁然开朗。首先,解决了自近代以来的“中西体用”之争。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晚清以来的知识分子陷入“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的困惑中倍感迷茫。“第二个结合”让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契合、双向奔赴的,它们互为体用、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彼此契合、互相成就。其次,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式现代化让拥有5000多年发展史的中华文明重现荣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底气和底色。

  “第二个结合”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凭空产生,是和“第一个结合”相伴相生,和党的百年历史如影随形。毛泽东本人拥有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学养,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烂熟于心,本人也是用典高手、古典诗词大家,可以说毛泽东进行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早期实践。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也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两个结合”的提出与丰富进行了充分的铺垫与论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它提出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化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了进行这种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中华传统文化现场,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朱熹园的时候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当然,结合不是自然就能完成的,需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成就“第二个结合”的全新境界。

  (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