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63问:为什么要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http://www.scol.com.cn(2023-11-27 9:03:59)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杨继瑞
作者:杨继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塑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行动,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根基,是区域治理的重要方略以及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举措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为什么要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抉择、重要行动、重要根基、重要方略和重要举措。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塑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始终以弥合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导向,区域战略重点与规划重心随着发展的进程,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演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理论概括和战略安排。我国的区域战略总体布局也随之向全面协调和精准实施转变。我国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经济发展优势地区为重点,深化、细化、精化区域政策,谋划、部署和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跨行政区、跨区域板块、跨流域重大战略。这些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与总体协调战略相得益彰,形成了以大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为主导、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重塑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经济新格局。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顺应区域各系统实际,在行动时序上有先有后、程度上有高有低、速度上有快有慢,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动态均衡。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均衡与非均衡、协调与不协调的发展矛盾在所难免,这也是区域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毋庸讳言,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平均发展、同步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分类、错位、差异、时空等多维度的协调竞进。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转向为“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立足各地区发展阶段,遵循比较成本规律,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优化发展的路子,促进区域关系包容和谐、结构相对均衡、实现整体协调,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分布的集聚性规律,发挥好强劲活跃增长极的主引擎作用,促进各类要素向发达地区中心城市高效聚集、充分涌流,持续提升枢纽型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最终形成以极核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大城市群、大城市群支撑区域大板块高水平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也只有通过一体化聚合起强大的区域市场,再形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力。因此,要着力推动区域内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高效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协同提升物流网络运营能力、合力优化商贸流通体系、强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等举措,优化要素资源流通环境,为建设区域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同时,要逐步实施区域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妨碍公平竞争、造成市场分割的各种藩篱,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性、程序性规则,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推动我国实现重大技术进步、加快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力量;成为破除对外开放的制度壁垒、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动力。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区域治理的重要方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是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硕果,也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与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治理的必然抉择。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内涵了一体化的区域政策和空间治理机制。在区域政策体系上,要实现财政、货币、产业、投资、消费、价格等方面政策的协同,构建统一规范、层次明晰、功能精准的区域政策体系;在区域空间格局上,要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与周边市县同城化发展,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科学有序分类推进中心城市、区域大都市、次级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完善土地用途管控指标体系建设,设置生态红线保护底线指标,通过约束性指标和管控边界推动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逐级落实落地;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等管控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空间开发建设行为准入条件,实施分级分类负面清单管控,健全土地用途管制机制;探索“多规合一”全域保护的大尺度空间规划和跨区域空间治理模式,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控体系。

  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兼顾公平与效率,不断地、逐步地缩小地区差距,无疑是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重要基础。要构建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区域协调发展要完善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机制,依托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富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大力支持后发地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增活力,加快走出一条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等后发地区振兴发展新路子。要进一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重点缩小区域间人均财政支出差距,不断加大对后发地区的精准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差距。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杨继瑞)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