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托底性帮扶“一盘棋”

http://www.scol.com.cn(2023-9-18 8:43:2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杰
作者:刘志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一)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发展的协调、稳定,决定着国家整体发展的水平;县域发展的短板,必然也成为全局发展的短板所在。

  日前,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将区域发展的短板拉到聚光灯中央。就在这次会议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这次会议,进一步为协同帮带、携手共富发出动员令,标志着四川省先发地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后发地区的结对帮扶正式启动。

  这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又一次精准到县的帮扶,这是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摘帽后的又一次重大机遇,这是区域协调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

  (二)

  思维决定认识,认识决定实践。对39个欠发达县域进行托底性帮扶,要从底线思维和大局意识上去理解。

  一方面,树牢底线思维,要求我们直面短板、补足短板。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四川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全省这39个欠发达县域,正是四川区域发展短板中的短板。这39个县,数量上占全省县(市、区)总数近五分之一,但地区生产总值却仅占全省4.7%。有37个是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从自身基础和发展时机看,这些县刚刚脱贫摘帽后不过几年,不仅自身财政家底薄弱,而且面临经济下行和新旧动能转化的双重压力。同时,这39个县绝大部分生态脆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本身风险隐患就较多。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都亟待补足这些县的发展短板。

  另一方面,改变这个“全省区域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大局意识的内在要求。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同时,今年正处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中间时段。这39个县域主要分布在凉山彝区、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等原深度贫困地区,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突出重点,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过渡期过半,对它们托底性帮扶,可谓找准重点、关照全局。

  可以说,对这些县开展托底性帮扶,不仅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和共同富裕成色,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还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既是紧迫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必须以“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携手奋进新征程的自觉担当切实做好有关工作。

  (三)

  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工作既是一场需要毅力和耐心的持久战,也是一场需要经验和智慧的复杂工程。好在,我们有“结对帮扶”这一宝贵经验。

  从“闽宁协作”“山海协作”,到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放眼全国,先进帮后进的合作均成效显著。明确结对帮扶,不仅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还能快速打通先发和后发地之间的信息差、资源差,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在凉山州越西县,红通通的苹果长势喜人、销往多地,国家科技特派团不仅全程技术指导,还带来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在甘孜州理塘县,当地通过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的“塘塘合作”,打造数字电商直播示范基地,钱塘区已助销四川农牧产品超过1亿元……借鉴这一重要经验,此前,四川省内也已先后实施对口支援涉藏县、对口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和5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等帮扶举措,有效提升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

  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从战略上提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还在深化对省情实际和区域发展特征的认识基础上,鲜明“两个更加注重”的工作导向:更加注重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未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的区域发展,推动圈内外协同发展,提高全域协调发展水平。

  这次对39个县开展“1+1”结对帮扶,是在现有省内对口帮扶基础上,进一步为每个县都明确了帮扶者——既为每个欠发达县明确了结对帮扶地,又明确了1户在川央企和1户地方国企结对帮扶,还积极号召民营企业,在“万企帮万村”等行动基础上,进一步让民营企业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兴。借鉴经验,明确任务、尽锐出战,有利于在帮扶中形成合力,有效破解制约欠发达县域发展的资金短缺、人才稀缺瓶颈。这一托底性帮扶,就是对过去经验的重要发扬。

  (四)

  帮扶经验可以借鉴,但不是完全重复;发展经验可以分享,但不能复制粘贴。

  脱贫攻坚时的经验和当下并不完全一致。前者以脱贫为目标,后者是以防返贫、补短板、守底线的基础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的;前者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者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道路已通,就不能闲置交通新优势;产业已有,就要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做出优势,花椒、核桃、水果,这些农产品如何走出供大于求的困境,迫切值得研究。

  托底性帮扶,也不是为欠发达县代劳,而是在“扶一把”中让被帮扶者在成长中少走弯路,把握新的机遇。不简单复制产业,要区分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找准发展特色;帮忙对接的是技术和平台、开发的是眼界,需要帮扶单位跳出当地,多维度考量,才能找准未来发展的主战场。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啃下硬骨头;不掉队,赶得上——最突出的短板补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才有坚实基础。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