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让新时代新征程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常写常新

http://www.scol.com.cn(2023-7-4 11:26: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7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加强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和国情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条件,也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施路径。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品和货物的交流,更是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文化的传播,见证了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走进新时代,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坚决摒弃文明冲突,消除文明隔阂,加深对彼此文明的理解和欣赏,在推进自身文明发展的同时,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多彩、更有活力的大美世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交融共存,让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源。中国不仅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引领者。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为主题,意在架设文明对话与交流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人文基础,拓展更大的合作平台,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百卉含英、群芳竞艳。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让文明交流互鉴真正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书写新时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就必须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在合作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文明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提供不竭动力和长久保障,让新时代新征程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常写常新,精彩无限。(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