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做好旅游“大文章”,为乡村振兴不断赋能

http://www.scol.com.cn(2023-3-24 10:55:2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余阳
作者:余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和景明,陌上花开,炊烟袅袅,青山相伴。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好时节,乡村成为人们踏青赏花的好去处。当旅游市场逐渐恢复,人们走出家门,重启旅程,“诗和远方”就在身边不远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新引擎、新业态。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实践探索村庄景区的创新路径,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通过乡村旅游+,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美乡村风貌、留田园乡愁。但一些地方民宿发展在追求“诗和远方”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存在内容单调、太高大上、太整齐划一、乡村“原味”不够、忽视软环境治理等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要追求高质量发展,也要注意创新与保护。

  政策扶持,夯实乡村旅游“压舱石”。发展乡村旅游,政策扶持很关键。各地党委政府要认真统筹谋划,把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纳入规划大局,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从“吃、住、行、游、购、娱、网、厕”入手,完善交通、卫生、食宿、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破解各类难点和“痛点”,加快乡村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此外,鼓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形成多元化业态结构,实现错位发展,以农家乐集群、特色农业园、休闲农庄、乡村旅游风情街、精品自驾路线和户外体验项目等多样性旅游产品,进一步打造更舒适、更有品位的旅游环境。

  科学规划,把稳乡村旅游“定星盘”。科学有序地规划对于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发展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为此,各地要依托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记忆等具有“符号”特征的资源,不断增强文化底蕴,打响本地旅游特色品牌,为游客递上特色“靓丽”名片。同时,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民宿和旅游产业,努力开发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一批最美村庄,全力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文化赋能,用好乡村旅游“指南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就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此,要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加大创意设计,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着力开发“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因此,我们要不断将文化要素注入到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之中。如:支持红色旅游专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等,在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等产业融合中,打造更多更好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培育壮大乡村美丽经济,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有计划地让乡村旅游“火起来”并且“活起来”,就能在乡村振兴上蹚出一条致富新路,吸引更多“回头客”,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

编辑:盛飞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