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什么样?

http://www.scol.com.cn(2022-9-29 9:17:11)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熊筱伟
作者:熊筱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关注,无论全国还是四川,近年都越来越高、越来越热。

  原因不难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仅是促进一门学科的发展,更是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从上到下都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寄予更高的期待。面对新形势,马克思主义学院能给出怎样的新解析?面对新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能给出怎样的新方案?面对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能给出怎样的新思路?这无疑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记者走进四川的一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看看它们如何在新时代大潮中搏击。

  崛起研究高地

  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创新理论回应新时代需要,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然就应该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高地。

  这一角色,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要求。省内一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教师以热烈的语调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一定能够产生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伟大时代”。确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历史交汇期,马克思主义如何得到传承与创新,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

  四川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主动回答时代命题中崛起研究高地。

  行走在省内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感受到同样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负责人介绍,学院现有人数不多,大家认真商量后选择以集体攻关方式来实现重点突破。一支17人的小队伍,近年收获了一大批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重磅成果。不仅研究理论问题,我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在积极推动理论指导实践。近年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调研并撰写咨询报告、参与起草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文件、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等。比如,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等重点研究基地,在智库资政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则坚持“高立项、高获批、高采纳”资政创新导向,推动教研咨工作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

  是什么在支撑和推动上述成绩的取得?多位受访者提到同一条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更注重内在品质和潜力挖掘的发展路径。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就是要建强学科、建优队伍,就是要增强学术创新能力。为达成目标,省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单位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经费投入、硬件改善等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从制度方面进行激励。近年来如《高质量成果考评激励暂行办法》等一大批科研扶助奖励制度机制和成果孵化机制在省内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落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建立了公共课基础课优秀教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绿色通道”,探索设立了教学型教授职称,设立了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

  这些探索与投入,不断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硬实力”,为我省马克思主义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省已有4所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A-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B+类。各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实力明显提升,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专家型人才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得到进一步优化。

  守牢思想阵地

  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打造理论传播平台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新时代如何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思想阵地?如何肩负起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职责?能否回答好这些问题,考验四川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果的成色。

  建设好思想阵地,就需要主动作为、发挥理论宣传排头兵作用。近年来全省各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动理论普及工作,组织师生参加党的重要会议和百年党史等重大主题宣讲,积极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平台载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近3年全省仅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576场。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研究会、新思想新理论宣讲团的成立,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基层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主动走出自己学科的一方小天地,去自觉引领社会思想观念、抵制错误思潮。”一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位同事都坚持的使命。

  建设好思想阵地,就需要有所担当、肩负起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重任。对此不止一位受访者谈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既要引领后者办学,又要主动与后者协调推进融合育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亦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如何发挥这种引领作用?综合近年来省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实践,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来带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二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西华师范大学就是由校党委定期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着力形成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三维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建设格局。

  建设好思想阵地,就要敢于创新、拓展理论阐释与宣传的新载体新空间。近年来省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携手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省内外媒体,通过共办理论研讨活动、共辟理论研究专栏、共建理论宣传阵地等方式,探索推广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成果的全新可能。面对重大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敢于及时发声,在发展大局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比如,西南石油大学近期与四川日报思想周刊联合推出《深刻理解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策划,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在近期抗震和战疫斗争中,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推出一批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好文章。

  创新教学基地

  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形式”和“内容”发力,为社会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理论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如果说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那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如何高标准建设思政课、畅通马克思主义学院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围绕这一命题,近年来我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发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扎实内容,是高标准思政课的内核。经过多年持续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的共识:思政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直面学生关心关切的问题,用科学理论释理想之惑、信仰之惑、人生之惑。为此我省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加强了集体备课、充实教学内容。其中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行一课多师、同课异构、多师同堂,启发学生深学深研。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则探索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通过现代技术明晰受教者的真实需求,实现精准思政育人。

  创新形式,是高标准思政课的载体。符合学生接受规律和接受心理的新鲜形式,对建好思政课同样重要。近年来我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推动将“教材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同时积极引入探索课程思想和内容的现代技术,使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明显提升。例如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入全省首批开展思政课MOOC混合式教学的行列,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和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全国领先的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改革,已建成“红军长征在四川”“新中国建设”序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