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位城市的担当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http://www.scol.com.cn(2022-8-3 11:22:08)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
作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刚刚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形势与挑战,准确把握使命与责任,明确提出以首位城市的担当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加压奋进,发挥好全省发展“压舱石”作用。目标任务要求已经明晰,关键要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拼的状态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切实把总书记关怀嘱托、省委部署要求、市民关切期盼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践成果,全面彰显首位城市的奋进姿态和辐射引领之效。

  聚焦强化使命担当

  在服务战略全局上加压奋进

  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成都作为全省发展极核,要着眼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壮大发展主干,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破题见效,全面对表国务院批复要求和《总体方案》部署安排,在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创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健全现代治理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着眼资源要素同用、城市营运同体、竞争优势同构、公共服务同享,以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为牵引,持续深化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两轴”、培育“三带”,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成势。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完善与重庆联席会议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实施共投共建、相向协作、共同争取三类93个项目,全力保障成渝中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等“五个互联互通”,着力打造内联外畅的双城交通网、协同互补的双城产业链、高效便捷的双城生活圈,形成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发展新局面。

  聚焦完成既定目标

  在稳住经济大盘上加压奋进

  今年以来,成都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但对照全国其他同类城市和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定位,各项工作也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千方百计保主体稳就业,深入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坚持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聚焦产业结构促升级、公共服务补短板、基础设施强功能,争取和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清单制+责任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千方百计挖潜力促消费,深化消费场所管控分类分级弹性管理,抓紧策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消费促进活动,分批实施消费券主题营销,推进新能源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要千方百计拓开放兴外贸。深化“两场一体”协同运营,稳妥推动131条国际(地区)航线有序恢复,加快构建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铁海联运通道,促进中欧班列(成渝)开拓货源,深入落实“外贸进口年”活动和“千户重点出口企业培育工程”,支撑龙头外贸企业稳产增产。千方百计强产业优生态,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深化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专班专员帮扶企业降成本、稳生产、拓市场,引优育强“有根”链主企业,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扶持激励,推动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才融合共生发展。

  聚焦提升城市功能

  在三个做优做强上加压奋进

  城市功能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工、地位和作用。成都要发挥极核主干作用,不仅需要做大经济总量、壮大城市实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功能。要准确把握功能演化形成机理和螺旋上升的普遍规律,聚焦落实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的任务安排,加快打造一批带动性项目、支撑性平台和引领性片区,在要素资源高度集聚、产业集群充分孕育、市场主体深度互动、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基础上,持续增强基本功能、核心功能和特色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统筹城市产业发展、动能优化、绿色转型、治理变革、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位势能级。发挥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改变“摊大饼”式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城市空间、产业、人口布局优化调整,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多维交互、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深入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路径,按照“市级统筹、区域联动”的原则,健全分类管理、终端问效、动态调整、择优增补制度,鼓励地域相邻、功能相近、资源互补的片区组团发展、连片发展,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

  在新旧动能转化上加压奋进

  当前,成都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挤压,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水平建设运行天府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构建顺畅高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壮大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集聚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揭榜挂帅、成果共享”模式,构建“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科技链、人才链、金融链和产业链“四链融合”,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就地就近产品化、产业化。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发挥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华为成都智算中心等作用,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算法、应用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以数字化全方位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在提质幸福成都上加压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期间强调“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总书记的话语深刻诠释了“忧民爱民为民惠民”的深厚情怀。要抓牢抓好稳就业促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加快建设“宜业成都”供需对接平台,多渠道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深入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援企稳岗、供需对接、培训提能、创业促进、服务增效等政策措施。要深入推动保供稳价,及时分析供需情况,统筹调控措施,加强巡查走访,形成末端摸清需求、中端供应平衡、首端存量充足的完整稳定链条,守护好市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健全民生项目民主决策、工作推进、投入保障、跟踪评估等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一老一小”、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治理能力提升

  在安全稳定运行上加压奋进

  超大城市作为复杂巨系统和有机生命体,有特殊的成长基因、结构肌理和代谢法则,需要因时因势不断回应新问题。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甚至极限思维,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全力保障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要坚决守护疫情防线,坚决“打断链、管住面、守住门、有效治”,一鼓作气打赢本轮疫情防控攻坚战,尽最大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执行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入川即检”各项要求,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统筹强化世乒赛等赛事侧、城市侧疫情防控,做好下半年重大会展和重点文旅活动防疫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工作。坚决强化智慧赋能支撑,健全完善“王”字形三级智慧治理架构,以“揭榜挂帅”模式打造多元智慧应用场景,持续建强“天府市民云”“蓉易办”“蓉政通”移动应用集成平台体系,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并进倒逼治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系统重塑,构建感知、分析、处置、反馈闭环工作体系,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可及、公共管理精准高效、公共安全防线坚固、数字经济活力迸发。

  (课题组成员: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