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陪诊师早日成为有“身份证”的职业

http://www.scol.com.cn(2022-7-25 11:11:1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军荣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两年,陪诊师行业在多地发展起来,小到排队挂号、送取病历,大到陪伴就医、代替问诊都是其工作内容。但是,当陪人看病变成一门生意,需要进行哪些规范?谁来确定这个行业的职业标准?(7月23日 《工人日报》)

  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5.9亿,同比增长6.0%。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现阶段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18.7%。与之相对应的,医院的志愿者或引导员数量有限,无法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另外,就诊流程繁杂、独生子女压力……各种因素叠加,催生出社会对陪诊的刚需,以后需求量会更大。

  陪诊师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一些患者就医无人陪伴的困难,另一方面陪诊师有望成为化解“就医难”的重要力量。不过,目前,陪诊行业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没有相对统一的收费标准,陪诊师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出现“纠纷”找不到更好的调解路径等等。从事陪诊行业,不是谁都可以。也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条件。首先需要有一定医疗知识基础,至少是大健康范围内的;其次,因为陪诊涉及门诊和住院各个环节,需要对医院各种事项和流程非常熟悉;再次若是代问诊和跑腿业务,还得有耐心和比较强的沟通能力;最后,从业者本人身体要健康,要有健康证明。

  陪诊行业的许多问题,如果不将其列入“职业”,不明确其“职业”的地位,恐怕是很难解决,只能游走于“边缘地带”,这无论对于从业者还是“需求者”,都是很尴尬的事。陪诊行业必须走更“职业”的规范化道路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第一,相关部门应着手研究制定行业制度规范和准入标准,不能是“零门槛”;第二,要有主管部门监管,针对行业中存在的乱象,进行科学有序管理与引导;第三,借助网络技术,有一个专门接单、派单的平台,像快递员一样,不能让从业者总是以“游兵散勇”的形式单打独斗。

  陪诊师不仅解决患者的就诊问题,更给他们带来心理慰藉,缓解了精神上的孤独和焦虑。从“陪诊”的未来而言,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与之相匹配的,必须是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行业的规范化、监管的常态化、奖惩的明确化。这需要相关部门、机构对陪诊行业进行规范制定,做到有法可依,且严格执法。同时,还要有培训提高的“职业上升渠道”,能够实现提高陪诊师的整体素质和服务顾客的能力。(王军荣)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