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http://www.scol.com.cn(2022-6-7 15:15: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何军林
作者:何军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将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人们追捧,“文化旅游”日渐成为高频词。基于游客对文化体验完整性、丰富性、深刻性等的需求,“文化旅游带”建设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文化旅游带对增强各区域间的文化旅游联系,进而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作用毋庸置疑。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由此可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引领区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文化和旅游新发展空间、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举措。

  此次《规划》的印发实施,将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为全国提供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有利于推动巴蜀地区民心相通,建成全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国际消费目的地和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我们看到,《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等内容,全面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可谓“干货满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切实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规划》明确提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将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以成渝古道、长江上游、成绵乐三条旅游带为串联,以“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七个特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规划》同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享,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区域协调、合作共建等原则。尤其在区域协作上,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优势,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显著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整体竞争力。

  毫无疑问,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将强化和提高巴蜀文化旅游的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区域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并将给广大游客带来直接好处,比如:有利于刷新人们对川渝地区旅游地理格局的认知,激发起探索新线路的热情;游客将有机会深入川渝腹地,实现更丰富的出游选择,将逐步培养出周末游、短程游、轻度假的新习惯;到巴蜀地区的国际游客将享受到更便利的过境免签政策等等。

  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势在必行。接下来,川渝两地必须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坚持把着力点落实到合作上,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合作,通过合作形成和巩固川渝文旅良性的竞合关系,共同实现《规划》的建设目标。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