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七个认识误区

http://www.scol.com.cn(2022-6-22 10:41:51)  成都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
作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文明是现代化城市的显著标志,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治理能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的集中展现。站在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新起点,成都要提升站位格局、廓清认识误区,借鉴先进经验、明细工作重点,再接再厉、乘势而为,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彰显城市品牌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彰显城市品牌的重要方式,要着力破除“重投入而轻营销”的误区,切实做到培树形象、借势扬名。

  成都是全国文明典范城市12个创建试点优先考虑城市之一,这既是对成都极大的肯定和信任,也是最大的鞭策和鼓舞。

  要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注重城市品牌营销策划,讲好与时代共振、情感共鸣的城市发展故事、先锋模范故事、美好生活故事,让文明主旋律、道德正能量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内在吸引力。要以城市文明场景营造为抓手,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激发潜在消费能力,标识城市功能特征,引导市民行为方式,让文明之泉浸润每个角落、让人文精神滋养每位市民。要坚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强化归零的心态、争先的状态,推动各项工作达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让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成为成都新的城市品牌。

  提升城市能级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支撑,要着力破除“重名誉而轻实质”的误区,切实做到聚势赋能、高位集成。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桂冠上的明珠”,既是来之不易的城市荣誉,更是聚势蓄力的无形资产。成都要以此为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要着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以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加快建设诚信社会,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市民尊德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良好、社会风尚文明的城市软环境。要持续优化城市功能,把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关系最大、能够迅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市民生活、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的项目作为重要工程,持续推动“三个做优做强”,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塑造城市品质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塑造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要着力破除“重面子而轻里子”的误区,切实做到内外兼修、精致精彩。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成都是一座以生活城市闻名、休闲之都著称的城市,在新时代肩负着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的重大使命,对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必须立足成都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和良好的经济人口承载基础,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统筹协调,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巴适安逸与创新创造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开放时尚交相辉映,全面塑造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品质。要大力改善城市风貌,深入开展城中村改造、老旧场镇整治、老旧商品交易市场调迁改造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等问题,坚决杜绝脏、乱、差问题反弹回潮。要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加强市政服务设施、智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润城设施体系建设,为创建文明城市建强支撑。

  厚植城市精神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厚植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要着力破除“重物质而轻精神”的误区,切实做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

  千百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又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为城市发展进步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更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传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润城化人,构筑起城市发展的坚强基石。

  要坚持以文化人涵养城市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文明先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在各行业推出一批“成都文明榜样”,共同塑造“开明开放、创新创造”的城市品格,积极涵育“奋斗幸福、达观友善”的人文特质。要坚持以文润城塑造“三城三都”品牌,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要坚持文化惠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办好“乐动蓉城”“书香成都”等活动,建成天府文化公园、川大博物馆群等文化地标,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城市留住根脉,让市民记住乡愁。

  改善城市民生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改善城市民生的重要牵引,要着力破除“重创建而轻人本”的误区,切实做到为民惠民、增进福祉。

  连续13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既是荣耀也是鞭策,成都唯有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奋斗目标,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重点,持续推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才能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具化为高品质生活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文明内核。

  要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健康成都”和“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行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共享、可感可及。要聚力建设全龄友好社会,探索以“政府+市场”方式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儿童友好的社会政策、公共服务和城市空间,强化特殊人群服务,建设“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要加快打造未来公园社区,一体实施片区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快编制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强化因地制宜分类创建,探索发展完整社区和智慧社区,努力打造功能布局均衡、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新型文明城市功能单元。

  创新城市治理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创新城市治理的重要契机,要着力破除“重整治而轻疏导”的误区,切实做到智慧支撑、常态长效。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治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水平,一味注重行政执法“整治”而忽视智慧治理“疏导”,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治理难题,还容易引发次生社会矛盾,对文明城市形象造成影响。成都必须加快推动智慧蓉城建设,促进全市海量基础数据泛在聚合、跨域互融,实现管理与服务同步、线上与线下联动、政府与社会协同,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要完善城市数字底座,加快推动城市智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字使能平台建设,构建实时感知、全域覆盖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推动文明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要建强数字运行中枢,优化完善“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管理架构,整合公共数据资源,统筹“天府蓉易办”“天府市民云”等平台功能,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要拓展智慧应用场景,聚焦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三大重点领域,构建绿色生态、宜居生活、宜业环境、现代治理智慧场景应用体系,以“数字赋能”点亮美好文明“新生活”。

  凝聚城市合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凝聚城市合力的重要手段,要着力破除“重政府而轻社会”的误区,切实做到多元聚力、全民参与。

  文明城市创建是对城市凝聚力、向心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也是对党委政府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生活在城市的每位市民、每个主体,既是文明城市创建最大受益者,也应当成为直接参与者、推动者,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的热情、创造的动力、奉献的氛围。

  要搭建“我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提建议”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创办“文明城市大家谈”网络视频专栏,拓展市民参与渠道。建立文明典范城市观察员、督查员和建言献策制度,用好12345市长热线等平台,创新文明茶馆、文明大使等形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营造“全民参与、全域创建”浓厚氛围。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在蓉高校、驻蓉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踊跃参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城市创建共同体。

  (课题组成员: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