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桥?

http://www.scol.com.cn(2022-4-18 10:13:0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媛莉
作者:李媛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友好通行的基础设施 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的流量入口

  如何让人行桥“看上去很美”

  ●针对旧桥“化妆美颜”

  采用轻质的新型材料做立面装饰;进行颜料涂装、灯光造景以及绿化

  ●针对新桥从源头抓起

  在选址、设计之初就把“外观美”作为重要考虑;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如何让人行桥“留得住人”

  ●实现人行桥与所在区域的友好连通

  ●推进人行桥桥面和桥底空间的复合利用

  不久前,有网友的发问在网络上引发关注,问题直指成都的“老人行桥”,犯愁它们“还要丑多久”。网友用五岔子大桥、“交子之环”桥、“如意桥”、“马蹄莲桥”、“蕾丝桥”等近两年相继亮相的“网红桥”作参照,对比一些早年间修建的人行桥。

  公园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桥?川观智库采访了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普遍对桥寄予厚望,认为公园城市的人行桥不仅要具备基础功能,还应当是外观美、功能多元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做城市更新的“流量入口”。

  同时,受访专家也提醒,过去修建的人行桥,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人行桥,无论选址还是造型都充分考虑了地理条件、通行需求及建设成本,不能简单地类比一些“网红桥”的颜值就推倒重来,而是应该从功能出发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A

  外观篇

  桥可以成为城市风景线

  被网友吐槽的所谓“丑桥”,大多数是三环路以内的各条主干道上,那些“造型单一”“模样相似”的“Z”字形、“工”字形钢箱梁过街人行桥,另外有极少部分是因为修建年代过久,装饰面老化、斑驳脱落的老旧人行桥。

  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市政所所长刘磊认为,“Z”字形、“工”字形钢箱梁过街人行桥由工厂批量生产,造型和色彩都简单,没有美感。他告知川观智库,这些人行桥在2010年前后集中建设,彼时成都的“私家车第四城”形象正呼之欲出,为了“让车快跑”,人行桥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辅助工具被大量使用。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三院副院长余永汉说:“当时的重心是解决人车矛盾,为了尽快补齐成都缺人行桥的短板。”成都市住建局城建处相关负责人直言,“人让车”的旧思路,使得施工工期短、安全性好、经济实惠的生产周期“短平快”的人行桥成为首选。

  川观智库查阅公开报道发现,在2010年公布的规划方案《中心城区主要干道人行桥工程规划位置》中,成都设置的新增天桥点位达到383处。从2009年到2011年,实际新建的过街人行桥约100座。另一项数据也值得参考——作为全市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的监督管理单位,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道桥监管中心的统计显示,位于三环内的人行桥数量超过150座,其中绝大部分是2018年前修建的“Z”字形、“工”字形钢箱梁过街人行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人行桥仅指市建市管类。

  人行桥的“丑”,还与人们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用余永汉的话说,“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他用家庭装修作比喻,最初的要求是满足使用,重在配齐水电家具,当“用”的功能得到满足后,装修的需求才延展到吊顶、电视墙等锦上添花的内容,“首先是‘有’,然后是‘好’的递进追求。”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陈岚也指出,越来越多“网红桥”的出现,拔高了人们的审美要求。不光那些造型简单的“Z”字桥、“工”字桥会被视作“丑”,哪怕进行了设计并风光一时的老桥,用当下的眼光去看,也可能变成“落伍的丑样子”。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静认为,人行桥可以理解为“城市小品”,应该成为城市的风景线。陈岚表示,人行桥是城市的公共设施或公共建筑,满足行人使用只是最基本的功能,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可以追求更高阶的功能。

  分类实现“一桥一景”

  成都的人行桥怎么才算是“美”?根据受访专家的建议,做法可以总结为分类实现“一桥一景”。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旧桥改造变美,新建的人行桥设计修建得美;二是区分“美”的标准,对所处位置不同的人行桥,“造景”的要求不同。

  针对既有的所谓“丑桥”,受访者普遍认为,“更新”是主要手段,而不是“推倒重来”。成都市住建局城建处副处长黄婉君介绍,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中心城区“寸土寸金”,一些人行桥之所以采用造型极简的“Z”字、“工”字,是充分权衡了地理条件和通行需求的。哪怕重建,也没办法照高新区的“如意桥”那样修,因为两边没有那么宽的地,能把桥腿充分伸展到两边的公园中去。刘磊认为还需要算经济账,“经济水平还没有到能够全面普及五岔子大桥这种水平的时候。”

  他们建议采取多种手段为旧桥“化妆美颜”。如陈岚提出的,“采用轻质的新型材料为人行桥做立面装饰,天府新区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尝试,效果不错。”余永汉表示,通过颜料涂装、灯光造景以及绿化手段,也可以很大程度提升人行桥的外观美感。

  针对以后要修的新人行桥,实现“美”的目标则要从源头抓起,即在选址、设计之初,就把“外观美”作为重要的考虑。此处有个问题不容回避,“美”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新建的桥是美还是丑,结果怎么保证?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审美虽然难统一,但是经过美学、设计等专业人士把关的造型、色彩,“踩雷”的概率越低。因此这位负责人建议,无论是新桥的设计建造还是旧桥的“美颜”,都应该广泛汲取专业人士的智慧。他提到工作中曾面临过的难处:在对部分市政设施进行升级更新时,施工方对涂刷颜料的选择十分犯难,“什么颜色最好看?不知道听谁的。”黄婉君认为,人民城市要人民建,一方面是在修(改)建人行桥的过程中,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另一方面是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包括交通、规划、住建、城管等,全过程同步参与。如果一座人行桥在设计、用材时,不考虑后期的维护保养难度,可能一开始漂亮,但很快会变丑,所以作为维保单位的城管,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参与其中。

  多位受访者建议成都应制定城市设计的美学导则,为人行桥的修(改)建等涉及城市风貌塑造的工作提供“美的标准”或“美的要求”参考。譬如,这份城市设计的美学导则可以对人行桥的色彩选择做区间规范,对设计大小、选材等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城市设计的美学导则应当遵循两个关键:第一,导则要对参与城市建设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具有指导意义,是通用的规范;第二,导则中“美的标准”“美的要求”是可以长久坚持的,能推动城市形成统一且稳定的风貌。

  桥的“美”应该各有要求。“无论从城市整体风貌的设计美学出发,还是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都不足以把每座人行桥修建成五岔子大桥。”尽管自己所在的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五岔子大桥、“马蹄莲桥”等众多“网红桥”的出品方,但高静并不认为每座人行桥都要靠不菲的造价去独当一面,反而需要“因地修桥”。她的建议是,把一个区域内的“人行桥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建设。“比如一条河道上,连续排布的几座人行桥,有一座‘浓妆艳抹’型的,另外的就需要考虑‘素面朝天’了。”

  余永汉也指出,城市的人行桥应该像人的衣服,需要正装,也需要休闲装、运动装。他建议根据人行桥所处的位置和主要功能进行区分,“绿道、公园和景点里的人行桥可以设计得丰富多彩,因为它们的景观功能非常重要。而横跨主干道、快速路和高速路的桥更应该简洁时尚,方便行人舒适通行,并且不要有干扰司机视线的花哨设计。”

  具体到既有人行桥的美化方面,专家建议商业聚集区的人行桥适合重点包装,比如在不影响桥梁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增设花箱、灯饰,更换外立面材料等多样化的方式美化;而在快速路、三环路等主干道上的人行桥,可以在扶手、桥面等喷绘涂鸦。

  B

  功能篇

  做功能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

  修人行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人让车”。余永汉告知川观智库,这句话透露的核心信息是,曾经为了让汽车快跑而把人赶到桥上去,由此产生了不少“短平快”的所谓“丑桥”。现在,这样的修桥理念必须转变。当人行桥的存在不是为了给车让路时,那么继续修建新的人行桥价值何在?换言之,公园城市不需要仅仅为了满足行人过街而修人行桥的话,需要的人行桥应该发挥什么功能呢?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行桥成为‘网红’,正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市民更多的需求,比如观赏游览的需求、休憩的需求。”陈岚向川观智库解释说,这些需求就是公园城市需要人行桥发挥的功能,“要有景观性、文化性、舒适性等多重功能。”刘磊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角度:成都要着力创造公园城市宜居美好生活,作为市政设施的人行桥,即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当尽可能多个维度服务于增进民生福祉,发挥多元复合功能。

  高静表示,人行桥的复合功能主要指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提供休闲、游憩、消费等交往交易场所,“不管是历久弥新的都江堰安顺廊桥,还是新晋顶流五岔子大桥,都是人行桥作为公共空间发挥价值的典型。”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讲过的,“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在陈岚、刘磊、黄婉君等人看来,人行桥作为建筑“提升生活”的直接方式就是供行人在其上活动,尤其是通行之外的更丰富多样的活动。

  然而根据网友的吐槽,成都既有的一些人行桥,并不具备适宜的休闲游憩条件,甚至对通行也不够友好。一位网友这样描述她每天经过的“Z”字形钢箱梁人行桥,“梯子跨两阶太大,跨一阶太小”;也有网友反映一些跨度很长的人行桥,“从这头走到那头可能10多分钟,桥上如果有个凳子椅子,多好呀。”

  做城市更新的“流量入口”

  受访专家提议“两步走”实现人行桥功能多元复合:第一步,首先实现人行桥与所在区域的友好连通,旨在提升可进入性;第二步,推进人行桥桥面和桥底空间的综合使用,旨在留得住人。

  “友好连通”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物理意义上的“友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让人行桥融入区域的步行友好系统;然后当地理“连通”后,可以便捷进出了,则催生心理连通、资源连通等。

  黄婉君表示,人行桥融入区域步行友好系统是街道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就是满足居民无障碍通行。具体可以为老旧人行桥加装电梯、改良上下桥的阶梯尺寸,优化设计新建人行桥的上下桥坡度等。她以成都高新区的铁像文旅环项目为例,项目是高新区打造的8.6公里社区级绿道,借鉴纽约高线公园、旧金山九曲花街等理念,重点依托人行桥架起空中慢行城市步道,连通生活区、商业区、创业区、公园等。川观智库同时注意到,如果把城市缩小来看,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线,同样堪称空中步行道。因为全域有多达78座人行桥串联起完整的步行系统。

  高静指出,铁像文旅环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串联”,用人行桥连通不同区域后,居民的社交、游憩、工作、消费行为即在这条环上打通,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不均等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等,也通过这条环更加畅通起来。“研究一下伦敦泰晤士河金丝雀码头附近,还有纽约曼哈顿等,会发现人口密度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行桥肯定更多。”高静表示,这可以归结于桥的基本属性就是连通,“既可以连通地域,也能连通人流、经济、文化等资源,成为‘流量入口’。”以五岔子大桥为例,连通了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与软件园片区,一边是亟待更新的老场镇,一边是充满活力的发展新高地。“物理连通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心理连通,城市‘洼地’和城市‘高地’的居民共享地铁、公园、绿道等城市配套,老城镇获得更多的人口流量等资源。下游的‘马蹄莲桥’也有这样的作用,填补天府五街和华阳旧城之间的‘沟壑’。”高静还举例西班牙著名的旅游城市毕尔巴鄂,穿越城市的内维隆河上,以“白桥”沃兰汀为代表的步行桥,被视作古城毕尔巴鄂重振的“流量点”。

  成都拥有穿城而过的河道,高静建议可以在跨河人行桥的建设上率先发力,“成都跨河的人行桥密度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伦敦的跨河桥大约每800米就有一座。”她认为,跨河人行桥首先在地理连接上发挥着巨大功能,以此为基础,发挥的流量连接效果将更明显。

  再来看专家说的第二步:留人。“看‘交子之环’桥,人们靠它过马路显然是最弱的需求。”用黄婉君的话来说,在拥有四通八达的过街红绿灯地段,修一座把步行距离拉长几倍的人行桥或许是画蛇添足,但在一个城市地标点打造一处赏心悦目的公共空间,供人拍照打卡,那绝对称得上画龙点睛。“‘交子之环’桥以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为设计原型,建在交往贸易繁盛的区域,和‘双子塔’相呼应,两个‘流量担当’在一起,就有1+1>2的效果,更加带动整个区域的人气和关注度。”

  陈岚指出,“交子之环”桥聚流量,与建筑结构的造型之美有关,也与人行桥承担的文化符号有关。她认为,这种文化既指桥梁的设计建筑包含的“交子”文化,更重要的还有人们在桥上进行的各种活动,辐射并吸引更多的人,“成都的休闲、趣味、精致、时尚等文化和气质都有体现。”

  高静认为,“交子之环”桥的通行功能是其次,对行人的最大吸引力是可供通行之外的,比如桥上是遥望“双子塔”最好的观景点,桥上有遮风挡雨的顶棚,有大面积的游憩区域,还预留了空间供办展览、开咖啡馆、举行T台秀和小型演出等。

  尽管存在“在人行桥上的摆摊设点行为,会影响通行效率,破坏外观整洁,牵扯进广告利益等”争议,但受访专家还是认为图管理维护省事而对桥上桥下的活动一禁了事不可取,他们建议应该分情况开放利用桥面桥底。如2018年前修建的“Z”字形、“工”字形钢箱梁老旧人行桥,仍以满足通行为第一要义,不建议对桥梁进行过多利用;针对近年来新修建的人行桥,尤其是“网红桥”,值得进行更多元的利用开发。如高静提到,可以给民间艺人留空间,“桥上如果有民间歌手驻唱演出,不仅是夜间经济的一种模式,也是城市休闲文化的展示窗口。”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规划设计一所副总工程师杨磊介绍了成都府青立交桥桥下空间改造为运动场所的成功案例,为人行桥金角银边的利用提供参考。在他看来,人行桥作为城市步行系统的一环,可进入性强,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体育空间等休闲场所的利用率就高,能有效激发桥两边的街道商业,撬动两头的城市更新。

  他/山/石

  跨界合作修桥

  有着“天桥之城”之称的香港,修桥早就不单单是建筑师的事。在1984年香港就成立了一个“桥梁及有关建筑物外观审核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桥梁工程师、园林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组成,用以审核香港所有桥梁及有关建筑物。

  台湾的人行天桥建设则往往由桥梁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完成。

  为人行桥做美学设计指南

  日本在二战后开始大量修建人行桥,最初的形态也是千篇一律,旨在满足通行的单一功能。

  发展到后来,从1981年起,日本开始采用人行天桥美学设计指南,提出了建设“步行者天国”的口号,并做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如由其土木协会出版了《人行桥造型设计》一书,对天桥设计做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日本人行桥设计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简单复制到大胆创新的过程。

  人行桥实现贯穿历史和现代的功能

  根据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雳分享的案例,在卢森堡市政厅的改造项目中,人行桥“比尔格中心”取得了贯穿历史和现代的显著成功。

  这座人行天桥连接古老的市政厅和扩建的建筑,由玻璃幕墙包裹,跨度25米。内部空间除了通过材质色彩、纹理设计等实现与两头建筑融为一体外,还特意创造出可以交流的中庭公共空间,以巧妙的方式创造了新的视觉景点,实现了行人游走于现代与古老之间的流畅体验。

  陈雳表示,哪怕是充满现代感的人行桥,精准的设计与功能设置,也能成功连通建筑遗产与新建筑物,促进两者之间的对话。(川观智库研究员)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