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党报鼓励记者与评论员联手提升版面“言值”

http://www.scol.com.cn(2022-4-14 14:07:58)  传媒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杨丽
作者:杨丽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摘要】“四力”中,脚力是前提和基础。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在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需要进一步践行“四力”要求,以脚力深入现场,以现场力量增加思想含量,让新闻评论沾上田间地头的泥土芬芳。从《本报观察家》到《新华时论》《江东时评》,新华日报社始终坚持让评论员走进实践深处,反映社情民意,做到言之有物,让党报评论增强“在场感”,更加“接地气”。

  【关键词】评论 脚力 在场

  新闻是“跑”出来的,评论同样如此。一段时间以来,评论员“脚力”不足,坐在家里写评论的问题饱受诟病。评论员不能满足于当“坐家型”写稿员,不能“重理论轻实践、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对于评论选题来说,来自文件,来自会议,或者来自网络热点固然可以,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增强“脚力”。要到现场去,脚踩泥土,沉下身子,细心观察,仔细聆听。即便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到现场,也应当想方设法增加采访环节,了解和核查事实真相和细节,尽可能“回到现场”“深挖一锹”。脱离了事实,远离了群众,评论再文采飞扬,也只是纸上谈兵、“悬浮”空中,无法取得良好的传播引导效果。

  自2018年7月23日起,《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现场评论》栏目,让评论员参与重大采访活动,推出“我在长江”系列、“我在进博会”系列等,写就了大量“冒着热气”的评论佳作。《浙江日报》《湖北日报》等党报也纷纷开展现场评论的探索。《浙江日报》推出《之江观察》栏目,《湖北日报》推出《一线观察》栏目等,通过强化评论员的“脚力”,让评论“沾着泥土”,让观点“带着露珠”,将受众“拉回”到新闻现场。其实,《新华日报》早在1995年底就推出了《本报观察家》评论专栏,立足全省经济工作大局,从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曾斩获中国新闻名专栏。近年来,从《本报观察家》到《新华时论》《江东时评》,《新华日报》一直坚持让评论员走向实践一线,走到群众身边,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找到“源头活水”,做到有的放矢,以“在场感”增强党报评论的“贴近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得党报评论进一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图片

  壹

  什么是评论的“在场感”

  正所谓“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在场”,就是在事物发生和进行的现场。评论的“在场感”,指的是将评论员推向新闻一线,面向新闻事实,在采访调研中寻找评论写作的素材。在现场,往往更能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用“有感而发”撬动思想内存,用“所见所闻”引发共情共鸣。拉近评论员与现场之间的距离,才能拉近评论观点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观点有针对性,让评论有说服力,带给读者冲破思想迷雾的深刻启示。

  客观实践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新闻事实是思想的基本材料。现实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评论员不必到现场就可以写文章,但这绝不是说评论可以主观臆造、闭门造车。对一个好的评论员而言,掌握尽可能多的新闻事实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即便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身至现场,也可以通过与一线记者沟通、电话采访事件相关当事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事实、核查真相,进而发现真问题,增强评论观点的“在场感”,让党报评论有一线视角和思想温度。

  把采访调研的所思所想融入评论写作中,是《新华日报》的好传统。拿《本报观察家》专栏来说,都是党报评论员经过一段时间在一线基层的深入采访,形成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评论文章。比如,评论《重提“因地制宜”——谈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科学性》(载于1998年7月9日《新华日报》),评论员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户由于对市场情况不够了解,看到什么赚钱就一哄而上种植什么,结果由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不适宜种植,每年都有大量农产品滞销,造成了巨大损失。评论员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农业结构调整一定要有科学性,讲究因地制宜,并建言政府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民做好市场调查,合理组织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评论《解放人才》(载于2000年1月21日《新华日报》)从我省一所民办大学聘请上海知名教授周末来校开课的事例说起,谈及人才“柔性流动”的话题。针对人才管理中的“卡人”问题,建言打破封闭,营造进出自如、充满活力的环境,尽快建立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江苏人才高地。这一观点在当下依然具有启示价值。还有很多类似文章都是评论员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评论观点鲜活、行文朴实无华,体现了党报评论员的高度与水平,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到现场去发现问题,一线采访记者具有天然优势。从《本报观察家》到《新华时论》《江东时评》,《新华日报》一直鼓励一线记者写评论,同时强化后方评论员与前方记者的联动。就拿2021年扬州抗疫期间的评论来说,一线记者采写的《必须把疫情“水龙头”拧得更紧》《揽好疫情防控“瓷器活”》《在更细“颗粒度”上下功夫》,针对疫情防控中发现的问题,强调必须把症结找准,强化工作责任制,形成工作清单、责任清单,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一桩桩抓落实,一件件见成效,确保疫情防控早日取得胜利,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后方评论者通过与前方记者的沟通、对扬州相关部门人员的采访,及时发表评论《硬挣的扬州人民了不起》,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人心、提振信心的作用。这篇评论仅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的点击量就达到55万人次。

  图片

  为什么要增强评论的“在场感”

  贰

  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谈到了现代社会中人类感官退化的问题,“20世纪,科技让我们与身体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好好感受味觉和嗅觉的能力,一头扎进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对网络上发生的事比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更感兴趣……”由于对社交媒介过度依赖,人们习惯被手机喂养,看不到身边有价值的议题,学者项飚将之称为“附近的消失”。

  新闻评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全媒体时代,由于多种传播形态的并存和多元主体的参与,舆论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有观点指出,不少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没有必要非到现场采访。而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只是部分真相,有时候甚至是捏造的事实,难以还原现场。同时,相较于一线记者而言,评论员外出采访的机会并不多,很多时候选题和真相都来自网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论员空洞说教、枯燥说理的困境,导致党报评论的公信力下降。这些其实都与评论员获取新闻的方式、距离现场的远近有关。倘若评论员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认识会更加深刻,观点提炼也会更加精准。

  无论媒体形态和舆论格局怎么变化,有高度、有深度的评论仍然是舆论场的“刚需”。观点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党报评论亟待找到一条突围之路。评论必须走出书斋,走向实践,走进生活。只有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倾听百姓所思所盼,才能提升党报评论的针对性、指导性。多做一手的调查研究,增强评论的“在场感”,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主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提出问题、开出药方,或总结经验、指明方向,以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给人启发、启迪、启示,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这正是党报评论的突围之路。

  增强“在场感”,让党报评论更接地气。吃“别人嚼过的馍”,容易造成新闻信息的滞后和失真。倘若评论员能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自然会更加真切。近年来,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评论员经常到各地深入调研,“江东论坛”《把握无中生有的“有”与“无”》,“新华时论”《跳出“地市级思维”》《“拆笔记本电脑招商”的变与不变》《“砸饭碗”砸不出“好牌子”》《杜绝“会场上的浪费”》等文章,都是深入调研的结果,不少读者读后感到“很解渴”“很管用”。从“会场”到“现场”,从办公室到基层一线,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深入交流中,从现场的细节观察抓取中,评论员更能捕捉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使我们的评论抓住时代脉搏、扣准群众心弦。

  增强“在场感”,锻炼党报评论员队伍。在党报评论部工作的年轻人,有的刚出校门就进单位门,阅历尚浅、经验不足,对国情省情也缺乏了解。而一些成熟的评论员,如果长期不到一线调研采访,也会导致新闻敏感性逐渐钝化,习惯用老眼光研究新问题。脚“深”才能文不“浅”,到一线去,通过现场采访和调研,让年轻人“墩一墩苗”,老同志“接接地气”,锤炼评论员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有助于不断增强评论的贴近性、感染力。有读者点赞“评论有在场感,观点更加亲民”,年轻评论员也感叹“到了现场,评论选题更多了”。

  增强“在场感”,有助于提升党报影响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新兴媒体的多重挑战。做强党报评论,不仅为了凸显党报评论这支“音量最大的金话筒”的核心优势,也是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为受众廓清模糊认识、提供真知灼见的需求。坚持在路上、到现场,深入基层调研,可以让评论员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写出新观点。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对发展实践和实际工作产生指导性和推动性,体现党报评论的权威性,使得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图片

  叁

  怎样增强评论的“在场感”

  左宗棠有言,“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择高处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就平处坐”,不俯不仰,平和待人;“向宽处行”,视野要广阔,向宽阔的地方行走,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强化评论的“在场感”,同样也要做到这三点。

  择高处立,放大格局想问题。站位决定视角。一方面是要在现场沉下去,找到鲜活的视角、细节,发现真问题、反映真矛盾。另一方面,要跳出现场,用“卫星视角”在大格局中审视社会事实,以家国视野观照人民生活,增强对问题的洞察,增进对时代的思考。这就要求评论员既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代发展的背景,又要了解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到了然于胸,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站位高、眼界开阔的独到观点。

  就平处坐,沉到最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问题,评论员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面对群众,一定要平视,多坐坐群众的小板凳。站稳群众立场,关注民情民意,表达人民心声,让党报评论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夯实群众基础、汲取力量源泉。在写法上,要引导读者沉浸在新闻现场,深入到问题的思考中,以细节表述、深刻剖析引发读者共鸣。

  向宽处行,在历练中锻造多种能力。“在现场”不等于“有现场”,有的评论员即便到了现场,但由于能力不足,“有眼不识荆山玉”,素材整理难以抓住重点、观点提炼找不出新意。全媒体时代对评论员的眼界视野、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评论员要不断“充电”,进一步提升政治意识、专业素养和知识能力,用“好思想”“好观点”说服人、引导人。2021年起,新华日报社成立了“飞虎队”深度报道小组,条口记者和评论员合作,既负责深度报道的采写,也可以就报道配发评论,使得深度报道版面更有“言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记者和评论员的“四力”。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保持“在路上”的状态,心里才有时代;保持“在基层”的心态,心里才有群众;保持“在现场”的常态,心里才有感动。党报评论要深入基层、抵达现场,从基层一线获得鲜活观点,以有思想的“在场”多出高品质的作品。(作者单位为新华日报社)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