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想做大就要走出“土坑”

http://www.scol.com.cn(2022-3-17 16:26:39)  川观新闻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杰
作者:刘志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令人作呕的“土坑酸菜”一经曝光,各大下游食品品牌立即与湖南插旗菜业断绝业务。“插旗菜业全部停摆了,这次肯定是灭顶之灾。”据这一乡镇企业的员工介绍,全镇加上邻镇大概有五十几万人,其中二三十万人都是靠芥菜为生。

  插旗菜业位于湖南岳阳华容县插旗镇工业园,而华容县素有“中国芥菜之乡”之称。和很多乡镇打造支柱产业的致富路径相似,近年来华容县将芥菜打造成了该县强农富农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以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芥菜为主的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0多亿元。当地老百姓靠这一行业谋生,对插旗菜业有感情,都可以理解,行业遭受打击,确实令人心痛。

  然而,无论是插旗镇,插旗菜业,抑或其他的乡镇和乡镇企业,反思和改革,都不能止于找理由,也不能止于道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食品安全容不得沙子,现代企业发展容不得侥幸心理,做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都不能保证,迟早都会被曝光,商家“脚踩食材”,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赶紧把卫生标准提上来、管理能力提上来,对得住消费者信任,对得住全县茁壮成长的芥菜。

  而像插旗这样的乡镇食品加工企业还有多少呢?不敢细想,不仅因为历年3·15深入加工行业曝光了太多隐匿在乡镇之中的反胃操作,这次就除了酸菜泡面还有双汇火腿肠、酸辣粉等被曝光;更因为这次被曝光的插旗菜业,至今还有不少员工认为视频中粗放的“土坑”脚踩没毛病。这暴露出一些企业在思维上还停留在小作坊时代,甚至自己的卫生习惯还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跟不上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了。

  诚然,无论是酿酒还是腌菜,各地甚至各国可能都多多少少有用脚踩的传统工艺,毕竟过去没什么机器,人踩力度大,更入味;而盐消百毒,“腌渍”这道工序,确实本身就能除菌。但问题是,一个如果这只是个小家庭自己食用的,大可以爱怎么“传统”怎么“传统”,反正自己吃,吃坏肚子也不能怪别人。但这种粗放的低标准不能强加在消费者头上。他们未必有这种百毒不侵的胃,更重要的是花了钱,就是要买安全买安心。传统工艺不是低标准的挡箭牌,不然,为什么面对更高的出口标准,就会采用标准的腌渍池?

  走出“土坑”成为现代企业,不是买几个现代设备做做样子、应付一下不同标准的检查,而是真的全面引入现代管理,全面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把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绷紧在脑子里。现代工厂,标准化是基本要求。否则可能一个丑闻,影响的不仅是一家企业,更牵连一地百姓。在电子数码的代工领域,尤其是给国外企业的代工领域,国内很多厂就做得不错,员工出入全副武装穿无菌服、禁带手机,保障全面无菌生产,产品出现任何瑕疵就弃用,环节把控精密才能确保质量精密,才能拿到大企业代工资格。国内一些乡镇食品加工企业也应该学习这种高标准的现代工厂管理模式。

  当然,板子不仅在乡镇企业身上。食品工业全链条的纵容、当地政府的不作为,才会养虎为患。一方面,应进一步考虑提高国内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所有涉事下游大企业,出了问题也要问责,因为他们不严格审核就无异于为虎作伥,甚至造成上游企业劣币驱逐良币。全链条提高标准,才能形成中国品牌、中国质量的正向循环。当然,乡镇也要扛起主体责任,越是支柱产业越不能放任,更要稳扎稳打,避免培养良久的品牌有朝一日被“土坑”坑臭了。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