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守卫粮食安全要唱好“三部曲”

http://www.scol.com.cn(2022-2-23 14:32: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贾合祥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风雨露,万物生机。犁铧翻开沉睡的泥土,种子播入希望的田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迎来一个春耕的好时节。

  “雨水”时节刚过,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的发布,这是本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35条指导全年“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涉及粮食安全10余条,并居于所有措施前列,再次昭示我们:“中国人要端稳中国碗,中国碗要装好中国粮!”必须守卫粮食安全,并要唱好粮食、土地、种田“三部曲”。

  第一部曲: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民以食为天,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本质上也是一部饥荒抗争史。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突出之处,就在于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2021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站在“十八连丰”的新起点上,中国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清醒:虽然丰稔连连,但是,粮食生产,须臾不能放松!因此,《意见》在保面积保产量方面,提出2022年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1.3万亿斤”,数字沉甸甸,责任重千钧。

  第二部曲: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事关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为此,《意见》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与此同时,要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大国粮仓根基要牢,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必须严守“18亿亩红线”,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

  第三部曲:种田,让科技的冲劲带着种子破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新时代的耕耘,决不能仅凭“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汗水付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靠“中国种”,才能种好“中国粮”。近年来,我国启动国家种子基地建设,并构建了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52个杂交玉米和水稻制种大县,以及100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的良种繁育“国家队”。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在“一粒种子”问题上下足功夫,今天,我国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以上,对粮食增长贡献率超过45%。科学种田,科技攻关,确保“中国粮”用上“中国种”,这是种好“中国粮”重要保证,必须加大力度。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归根结底,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守卫粮食安全关键在农民,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必须要唱好“三部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凝聚起全社会的磅礴伟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