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一个人的年”也要过出仪式感

http://www.scol.com.cn(2022-2-4 13:31:2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贾合祥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里最隆重的节日,“回家过年”是国人绕不开的特有情结和精神归属。然而,两年来,疫情阻隔了很多人的“回家路”,后疫情时代的春节,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以往奔赴团圆的“在路上”,变成了就地过年的“在他乡”。(02月02日中新网)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有着许多年俗。团圆、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张贴春联挂年画、祭祖、敬老、走亲访友……但无论何种年俗,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民族文化,都有着强烈的仪式感,特别是今年这个春节里,今天,2月4日,时值立春,更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值我国一些地区按照传统习俗,是迎“灶王回家”的日子,使得春节的仪式感更为热烈。

  “年”的起点与终点,一般是从农历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或正月十六“残灯末庙”。“过年”的举动,大都从腊八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但无论如何,中国春节都当是世界上时间最长和仪式感最强的节日。小家有小家的仪式,那就是传承良好家风,国家有国家的仪式,那就是隆重的节假,丰富的节日文化活动,典型的就是40年来已约定成俗的央视春晚、元宵晚会和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年的仪式感,让天增岁月人增寿,更让人一年一年成熟起来,开启新征程,迈开新步伐,在新的一年里去谋划个人家庭新生活、实现新愿望,去追求理想、成就事业,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做贡献。

  然而,为了全社会的健康安全和谐,因为疫情,这两年有许多人春节却不能回家。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就地过年,一个人的年或许缺失了很多的仪式感,但我们还是要说,就地过年是无奈之举,也是安心之策,未必没有仪式感,毕竟人在哪里,年就在哪里。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当思乡寄予网络,家乡就在咫尺;在社会大家庭中,当他乡温情以待,他乡亦是吾乡。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舍小家、为大家,只要胸怀理想和大局,把国家和人民装在心中,满怀家国情,其实,就地过年,“一人个的年”并不乏仪式感,为他乡、为社会做奉献,确保全国人民健康平安过年,将个人的年生活融入国家与人民利益中,这是无言的爱国宣言和更高尚的过年姿态,何不是过年的“仪式感”?实际上,每年春节、每个节日,当千家万户共享天伦之乐之时,“一家不圆万家圆”,总有一些人是别人忙过节、他们过节忙,坚守岗位成了他们节日不变的旋律,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使命,这种“仪式感”无声胜有声,更感动人心。

  最后,想到20多年前的歌曲《听妈妈的话》,20多年后依然打动人心,只因疫情防控、节日工作岗位需要,很多人只能就地过年、在岗位上过年。“一个人的年”虽然没有家的团圆,但有妈妈的声声嘱托和殷殷希望,“听妈妈的话”,不负妈妈的牵挂,传承妈妈的爱,把对个人小家和妈妈的爱化作奉献社会的力量,这就是“一个人的年”最好的仪式感所在!

  贾合祥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