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向“自主创新、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转变

http://www.scol.com.cn(2022-1-17 9:47:08)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贺俊
作者:贺俊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协作现状

  总体上已形成城市版“先富带后富”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持续增长,从四大支柱产业到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再到五大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应时应势调整,成都不断丰富产业层次,并以前瞻性进行战略布局,与其他中西部城市形成错位竞争。成都已具备由“虹吸发展”转向“共享发展”的条件,即不再单向地吸纳集聚周边城市的劳动力要素,而是与周边城市建立均衡协调的发展方式,通过共享资本要素和创新要素,对周边城市形成外溢效应,以“都市圈产业协作”为抓手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引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的内涵由规模扩大转向效率提升。从数据上看,成都都市圈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都市圈经济总量占我国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10%,具备共建现代化都市圈的良好基础,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个城市产业协作的空间十分巨大。自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支持成都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以来,一系列政策组合进一步推进了成德眉资产业协作,加快生产力一体布局,构建形成中心城市引领型、组团式多层次网络化空间结构。总体上,成都都市圈已形成城市版“先富带后富”发展格局,通过不同能级城市协调发展,践行党中央对现代都市圈发展设想。

  协作潜力

  原本相互竞争的相同产业,可通过“产业同链、工序分工”形式获得价值链提升

  根据《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课题组的测算发现,成都都市圈的产业处于优化调整阶段,都市圈内产业区位商(区位商用于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大于1的制造业有10个,既涵盖食品、饮料、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也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时还涉及医药、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高技术制造领域,体现出成都都市圈产业协调发展的梯度性。从细分行业来看,10个产业中区位商最高的是家具制造业,该产业产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4倍;其次是医药制造,产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0倍;此外,食品、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1、1.16倍。结合成都都市圈的实际情况,成都都市圈已经形成了以新希望、全友、成飞、科伦等企业为代表的覆盖高中低技术梯度的产业,说明成都都市圈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有较为夯实的物质基础。在国内主要都市圈中,成都都市圈的空间基尼系数(衡量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处于领先位置,与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相当,体现出成都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间产业结构较为协同的格局。具有相似结构的产业基础为成德眉资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高端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同产业,在都市圈发展框架下进行适当规划与调整,完全具备以“产业同链、工序分工”的形式获得价值链提升的潜力。以新材料领域为例,成都与眉山之间已开始进行前期探索,两市签订了“成眉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明确打造“成眉(先进非金属)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和“成眉(先进金属)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眉山在产业链中的职能与角色正逐渐明晰。

  提升路径

  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形成高效衔接的创新链条和稳定产业链体系

  紧跟科创中心建设步伐,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成都都市圈近年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绿色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产业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度重合,体现出成都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从产业和科技基础、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发展空间、市场需求等方面看,成都有能力以高起点配合国家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现代制造业,统筹推进重大平台联动建设,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坚持创新引领发挥带动作用,形成高效衔接的创新链条。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先进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核心中间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谋划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建设并力争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另一方面,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水平建设一批服务于都市圈内产业的创新合作平台,加强与省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合作,提升对全国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合作,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强化都市圈内城市协作能力,打造不易受外部干扰的稳定产业链体系。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圈,既需要城市与城市之间错位发展——各个城市通过合理的产业间分工、集聚发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根基,夯实城市发展基本盘;同时也需要实体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协同发展——以现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集聚与虹吸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式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品质,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综合体;最终通过合理分工与协同,实现都市圈内部耦合发展——各个城市合理定位各自在产业微笑曲线上的位置、充分发挥各自禀赋优势,通过合理产业内分工和完善的生产服务配套,推进产业链式发展,打造不易受外部干扰的稳定产业链体系,实现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向“自主创新、优进优出”的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作者贺俊 杨超 雷霞 单位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金沙智库研究会)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