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为建好双城经济圈积极展现四川作为

http://www.scol.com.cn(2021-10-26 8:31: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坤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强化协同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以城带乡、有效促进乡村振兴。连日来,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展开热议,共同描绘协同共进新画卷。大家表示,一定要同心同德、接续奋斗,共同为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献智献力。(10月25日《四川日报》)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央统筹考虑成渝地区的空间特色和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作出的顶层设计。目前,四川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又承担了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大使命。一方面,是聚焦做大‘主干’、做强极核,形成开放大格局的绝好机遇。另一方面,在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共享发展过程中,如何冲破制约瓶颈,以必胜把握绘好“同心圆”、下好“一盘棋”,我们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为此,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问题导向,狠抓责任落实。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的基础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积极心态、昂扬之姿、果敢作风,快速投入到这项重大战略部署中来。通过献智献策、主动探索、创新实践,同心同力同向唱好“双城记”,为高标准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传播“四川声音”、展现四川作为、贡献四川力量。

  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体现“高度”。一定程度上,干部群众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理解到不到位、认识深不深刻,直接关系执行的力度和效果。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各级各地要组织动员多种力量,采取灵活方式,对《规划纲要》进行全面宣传和解读,不仅要把国家战略的背景意义讲清楚,更要把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讲清楚。全体干群不仅要对“双城经济圈”的概念入脑入心,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如何开篇、破题、布局上做好充分准备。如此,我们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持清醒,真正明白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进而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其次,要在实干效果上体现“有为”。四川主动参与、主动发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究竟要怎么干、干得怎么样,势必考验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智慧。近年来,四川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正在形成区域均衡发展、抱团发展和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全新格局,与国家战略互为呼应。接下来,我们在巩固先发优势的同时,还要做好产经融合、治理融合、都市圈融合这些大文章。既要下好交通“先手棋”,形成多向、立体、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把各个区域紧密联系起来,又要把产业推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真正形成龙头带动、相互关联、上下配套的现代产业链。

  另外,要在协调发展上体现“创新”。四川作为参与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责任主体,应当在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实际上,在探索共建产业园区等利益共享机制方面,川渝多地早已牵手频频,打下坚实的合作基础。随着《规划纲要》落地落实,成渝之间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广泛。为此,四川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加快布局,创新作为。比如,可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支点,辐射带动其他市县,最终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大格局。同时,还要做好成渝之间的战略对接,打破区域隔阂,促成区域联动,在解决发展困难时相互扶持、共同治理,在成绩和经验上相互借鉴、共同分享。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