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谋划创新工作应从“靠近中心”向“融入体系”转变

http://www.scol.com.cn(2021-9-6 10:06:4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苏茂林
作者:苏茂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普遍创新资源匮乏、创新能力薄弱,在谋划推动创新工作时,主要采取向“中心”城市靠拢,期待科技创新中心“溢出效应”和“辐射带动”,导致其一直不能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薄弱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大趋势、大战略,主动适应创新特征,遵循创新规律,广大农村地区将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大有可为。

  看清大战略,从靠近“区域中心”向融入省域创新大格局转变。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指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引领,优化区域创新布局。这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是对新阶段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谋划,架构起全省创新驱动的大格局。全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县市,如川东、川南地区,要跳出地域视野、突破中心思维,主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统领的川渝协同创新大格局中,研究创新大课题、识别创新大系统、融入创新大战略,从向“区域中心”靠拢转变为融入川渝“创新大体系”,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引领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大体系上的重要挂珠、支点、节点,助力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大战略落地落实。

  找准小切口,从靠近“创新中心”向融入科技研发大体系转变。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牵引,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同时要提升创新体系运行质量和整体效能,军民、央地、校(院)企融合创新深入推进,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全省农村地区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遵循合作共进、协同发展的创新规律,主动将产业发展、民生幸福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存在的诸多科技难题、短板作为当地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和重点方向,同时将其作为融入全省科技研发大体系、提升当地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突破点。例如,川东地区可以在优质畜禽、粮油生物种群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全面加强同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前沿阵地和中坚力量的合作,参与其中一些环节,将县域内科技创新建立在创新大链条、大体系、大通道上,解决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做精小产业,从靠近“产业中心”向融入全链发展大体系转变。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要重点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要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这些战略性安排和举措,充分考虑了全省创新资源特色、创新实践特征和创新发展规律,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县市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支持。农村地区可以立足当地优势农副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对特色农副产品研发力度,充分挖掘特色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产业的潜力。如茶叶产区,不仅可以在川茶现代种植上进行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保护、品质突破型茶树新品种选育、药肥减施增效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而且还可以立足茶叶精深加工装备、茶叶生化成分分析及茶食品、茶保健品等展开研究,通过延伸科技创新链挖掘特色产业、产品潜力,以便立足特色优势资源扩展产业链、产品链,争取各环节有科技成果、有优势产品,进而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省社科院)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