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http://www.scol.com.cn(2021-9-6 10:02:0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陈建奇
作者:陈建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引领,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供根本遵循。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分析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及实践逻辑,理解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成为探索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共同富裕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平衡性、包容性、全面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发展,而且强调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球首位,商品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物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改革开放之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趋势,将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共同富裕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性。共同富裕不仅包括“富裕”的美好愿景,而且突出“共同”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要求人民生活总体水平的改善,更要求个人之间、城乡之间及区域之间不会出现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问题成为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的重点。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城乡之间差距将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不断增强,影响共同富裕的不平衡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共同富裕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避免高福利陷阱,要防范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兼顾公平和效率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也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特点。通过高质量发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共同富裕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性。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不能简单局限于收入层面,而应着眼于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超越收入范畴,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健康、教育及文化等各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人民在社会活动中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顺应规律的战略抉择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战略抉择。习近平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脱贫攻坚的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认识、把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厘清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要理解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出现共同富裕的概念,但他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运行规律,揭示了两极分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困境的内在规律。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工人依附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促使工人出卖劳动力以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名义工资收入,然而,剩余价值不仅仅包含工人的工资,而且超过工人工资,包括资本家所得到的所谓的资本利润,资本家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难以避免不可调和的结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剥夺地产、征收高额累进税等手段来应对,这些蕴含了马克思关于缩小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商品高度丰富、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重要体现,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方面双轮驱动,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一方面,不断优化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为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富裕发达的方向发展,做大了可供分配的蛋糕。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探索完善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显著缓解,教育、养老、医疗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支撑。

  理解时代逻辑的关键在于厘清共同富裕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但世界变局诱发经济社会矛盾凸显,经济低迷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系统性金融风险升温,经济社会稳定面临较大挑战。即便是美欧等发达大国,两极分化问题不仅未能有效缓解,还有扩大的态势,民粹主义及民族主义问题突出,如何在变局之下更好改善民生,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对于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应对变局之策提供重要的中国方案。

  虽然共同富裕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什么是共同富裕?世界各国理解的共同富裕有何差异?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的探索。世界不少发达大国人均收入处于较高水平,但共同富裕仍然未能实现,两极分化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中国追求共同富裕,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选择。“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把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部署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时代逻辑。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基础之上作出的战略抉择,具有深刻的实践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深化改革开放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也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创新。邓小平同志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人口多、底子薄和生产力落后状况提出的共同富裕路径选择。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重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确保全体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调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缩小差距守住底线,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必须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线,既要重视发展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又要重视民生保障、缩小差距和守住底线,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有今天的巨大成就,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未来中国要继续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大经济蛋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发展格局将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变,强化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区域或者全球合作,开创经济持续发展新局面,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

  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初次分配要重视营造良好的竞争生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为微观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和竞争模式,重点优化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在初次分配之后,二次分配成为社会稳定及增加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剂,不仅着眼既有的收入流量,而且着眼社会积累起来的收入存量。二次分配可以通过房产税、财产税及社保等手段平衡高收入群体的代际财富传承,解决社会代际不公平等问题。与此同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捐赠等手段促使社会财富再分配。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首先,构建兼顾公平效率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兜住底线与调节过高收入的长效机制。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其次,推动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制度建设,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共同富裕的积极舆论生态。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省域层面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新发展阶段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抓手。浙江省富裕程度高、均衡性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在浙江率先形成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共同富裕并非一蹴而就,必须根据各地实际稳步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探索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提供来自长三角的重要经验,未来在珠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等区域也要探索适合各地情况的共同富裕路径,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协调,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川观智库特约研究员)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