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生不老”

http://www.scol.com.cn(2021-8-14 9:46:14)  家庭与生活报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吴海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令世界点赞的“绝活儿”,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如此才能“长生不老”,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文化魅力。

  解决好“传下来”的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河,戏剧、杂技、书法、珠算、瓷器、刺绣、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二十四节气等令人拍手称绝。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然而在成绩背后,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非遗项目“人在艺在,人亡艺绝”情况,有些非遗项目青黄不接、没人接班、后继乏人。因此,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解决好“传下来”的问题。要对传承人的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等全方位记录,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引导传承人经过培训,使非遗从“个体”扩散到“群体”。此外,要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让“手艺人”、“守艺人”、“受益人”都多起来。

  解决好“活起来”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隐患就是失传,而只有活态传承,才能使其“长生不老”。我们要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等融合发展的路径,让非遗传承与时俱进,焕发时代光彩。我们看到,在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潮”,正在拥抱新媒体,正在扩大非遗传承的“朋友圈”。比如: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等通过制作技艺展示,成为人们热捧的“网红”;川剧变脸经过改造、精简,更加受到人们青睐;一些传承人制作的产品成为“爆款”……这些都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型。我们要乘势而上,在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做好活态传承,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让精彩的展示、精湛的技艺、精美的产品“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培育更多的非遗“粉丝”。

  解决好“用起来”的问题。非遗既具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既能给人以视觉、听觉、味觉享受,又能赋能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十三五”期间,各地大力推广“非遗+扶贫”模式,贫困户从剪纸、刺绣、绘画、食品加工等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收入,不仅学到了手艺,而且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更甜蜜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坚持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比如:有的非遗项目可以开发别具特色的旅游或服务项目,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使其产生“造血”功能,实现以“产”养“遗”。要注重建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景区、景点,进行文艺创作和展演,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助推“指尖技艺”孵化“指尖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使其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活、彰显文化价值。(吴海霞)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