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成功“太空漫步”,科技实力护航

http://www.scol.com.cn(2021-7-6 9:38:4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向秋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13年。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中国航天员首次离开空间站在“太空漫步”并安全返回,注定要被写进中国载人航天史与中国空间站发展史,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保驾护航。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的重点工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系统性工程。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将中国人的足迹首次印进辽阔而深邃的星空,为我国的航天探索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圆了几代航天人的梦,也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筑梦天宫”的梦。本次空间站时代首次出舱活动,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从神舟七号的“蹒跚学步”到此次航天员在空间站首次出舱成功,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从“站睡”到“躺睡”、从“吃饱”到“吃好”的飞跃,充分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

  配合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的机械臂备受关注。相比神舟七号的出舱方式,本次出舱任务中,空间站核心舱的机械臂首次托举航天员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出舱操作,因此它被称为“航天员座驾”。在舱外时,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再加上舱外航天服的加压,活动起来十分不便。机械臂可以让航天员免去攀爬环节,为航天员节省最大体力,“最重要的是释放了双手,让航天员能干更加有意义的事儿。”空间站机械臂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之一,在关键技术、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适应空间站环境的长寿命设计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突破和创新,使之成为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并应用的国家,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并形成多项国家空间机器人行业标准,引领空间智能装备的中国制造之路。

  本次用来执行出舱任务的舱外航天服也成为亮点。太空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有无法呼吸的真空,还有巨大的温差。太空也没有臭氧层等保护,各种有害辐射“长驱直入”。因此,舱外航天服需要抵御恶劣环境,为航天员提供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由于真空本身无法对流和传导热量,密封的航天服也无法透气,因此,航天服的温度控制也是关键。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供氧和温度、压力控制,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的特点,减轻了航天员舱外活动的负担,使其活动范围更广、更灵活。

  太空一小步,中国一大步。这“太空漫步”的一小步,是中国航天事业更进一步的象征。中国载人航天探索永无止境,航天科技自主创新永远不会停下脚步,面向星辰大海的征途永远不会停下脚步。今后,我们必将见证更多航天探索壮举,也让我们满怀信心,期待着中国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