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两卡”犯罪“工具人”问题出在哪?

http://www.scol.com.cn(2021-6-25 8:30: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黄齐超
作者:黄齐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不少在校学生被蛊惑利用向不法人员提供个人手机卡、银行卡(简称“两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一批在校学生涉“两卡”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刻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加强警示教育,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6月24日 《工人日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估计谁也不会把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与在校大学生画等号;更何况,有些还是知名大学的学生。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容不得我们不信。

  大学校园里的天之骄子,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却一步步地沦为“两卡”犯罪的“工具人”,乃至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卡商”,走上人生歧途,令人扼腕叹息。

  上了大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过了18周岁的成年人,家长除了按时寄钱,不再过度干预其学习和生活。这时候,如果孩子能在上大学期间勤工俭学挣外快,减轻家庭负担,家长当然更高兴。至于孩子的“收入”是否合法?很少有家长追根溯源。所以,家长的关心、关爱不够,是孩子走上电信诈骗和“两卡”犯罪的一个因素。

  其实,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协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法律意识太淡薄。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建立,不能仅靠他们敬畏法规的慎独,也应当有外部环境的宣传强化。也就是说,就算到了大学,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也不能弱化。可现实呢?大学校园的法制教育不到位,很明显是薄弱环节;或者只是走走过场,没有入脑入心。

  这些典型案例反思后,都提到了大学法制教育的弱化和欠缺。加强警示教育,补足法制教育短板,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这需要大学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当然,大学也可以与司法、检察机关合作,形成“打击-协作-预防-宣传”于一体的社会综合型办案机制,从而提升在校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黄齐超)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