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毗邻地区 为川渝统筹发展探新路作示范

http://www.scol.com.cn(2021-5-24 10:12:08)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吴振明
作者:吴振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提出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渝毗邻地区发展,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推进万达开等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2020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重要抓手,明确要求抓毗邻地区,为川渝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川渝毗邻地区山川河流自然连接、文化人口血脉相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川渝合作的最前沿,是承载合作项目最直接和最基层的地区。但是,长期以来,受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管理体制等多重因素制约,川渝毗邻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历来是川渝合作的难点。加快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和示范意义。问题

  川渝毗邻地区具有资源禀赋相似、区域联系密切、发展水平相近等基本特征,目前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川渝毗邻地区均位于省级行政区域边缘和末端,普遍远离中心城市,受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集聚能力弱,造成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长期滞后于全省发展的进程。从“中心-外围”理论角度看,这一类区域处于边缘区,与中心区域形成了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从中心地理论角度来看,该类区域处于低层级的中心地,市场范围受到来自周边更高层级中心地的挤压,形成了稳固的市场范围,在没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川渝毗邻地区通过自身力量打破目前的均衡状态较困难。

  破解产业同质化问题仍面临挑战。川渝毗邻地区因地理位置相邻,矿产、农业、文化等资源禀赋相近,在产业选择、发展策略上都较为接近,容易形成同质化发展趋势。虽然近年来两地在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由于行政边界两侧分属四川、重庆两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要进一步推动发展协同、政策协调仍面临现实挑战。两地仍需积极作为,以避免在地方利益导向下,各地采用行政手段限制流通、地方保护政策限制准入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难以形成专业化的市场分工,从而影响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致使双边利益受损。

  协调与合作机制仍有待完善。受省级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川渝毗邻地区的协调与合作需上升至省级层面,建立协调与合作机制的难度较大。川渝毗邻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较难从市、县或者乡镇层级协调。例如,笔者在多次调研中,发现川渝毗邻地区存在县道、乡道建设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同时,重庆市作为直辖市,其下辖区(县)与四川省的区(县)在行政等级上不对等,增加了区域合作实际操作的难度。而在国家或省级层面要求合作的领域,比如生态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川渝毗邻地区沟通和互信机制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议

  当前,加快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必须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探索川渝统筹发展新路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加快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经济区与行政区在同一地理单元不相兼容的矛盾,是制约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加快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建议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川渝合作示范区等川渝毗邻地区作为主要试点范围,允许试点区范围内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让渡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共同行使管理权限的协调组织,超越行政边界共同推进区域开发建设。

  加大对川渝毗邻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川渝毗邻地区发展的症结在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大对川渝毗邻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毗邻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尽快缩小与全省发展差距。制定毗邻地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引导、扶持川渝毗邻地区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加快川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远离中心城市是造成川渝毗邻地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川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开江、宣汉、武胜、合江等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加快发展,着力引导人口、产业集聚,在川渝毗邻地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城市,打造引领川渝毗邻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引导川渝毗邻地区分工协作。川渝毗邻地区需进一步深化认识区域比较优势,在产业的不同环节和细分领域寻找协作空间。以重庆市万州区和四川省开江县为例,两地在地理空间上相邻,产业结构相似,但是在资源禀赋上有细微差别,万州区产业发展优势更强、有港口便利,但是可供开发的空间有限;开江县承载空间充足、农产品生产优势突出,但是工业基础薄弱、地处腹地,二者可以通过产业协作,更好地发挥万州区港口和产业优势、以及开江县的承载空间和农产品优势。

  建立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沟通机制。川渝毗邻地区在县、乡镇等层面的沟通交流更为频繁和有效,建议适度下放川渝毗邻地区管理权限,提高实际操作层面沟通的有效性。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联合举办会议、会展、论坛等活动,促进川渝毗邻地区沟通。(作者系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副会长)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