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做一粒好种子”要有理想与奉献

http://www.scol.com.cn(2021-5-25 14:50: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闲语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本人何尝不是一粒卓越的种子。

  袁隆平把毕生精力用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创新上,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送别袁隆平院士之后,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好种子”,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做一粒好种子”要有好的基因。正如一粒杂交水稻种子一样,要有良好的健康基因、较强的抗旱能力、超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够茁壮成长、拔节生长。袁隆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能够获得“共和国勋章”、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崇高荣誉,这是源于他的远大志向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从立志报考农学院,到主动扎根基层,面对失败与挫折,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始终把“让人民吃饱饭”作为己任。“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正如袁隆平在80岁生日那天写给母亲信中所言,在母亲的教育引导下,袁隆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保持了一颗为国为民的之心。作为年轻人,要成为“一粒好种子”,必须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做一粒健康的种子”,“做一粒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要像袁隆平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

  “做一粒好种子”要历经磨砺。种子是离不泥土的,唯有扎根土壤,吸取充足的阳光与水分,才能生根发芽、抽穗结果。“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的一生就是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一生。获得“共和国勋章”之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去看看超级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所牵挂的依然是那一方稻田。自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袁隆平就把自己当成了一粒种子,播散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播散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从湖南安江农校,到云南、广东、海南等地,为了找到那几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磨砺。正是在各种磨砺与考验中,才激发了他勇于创新的胆识与自信,才成就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辉煌。作为年轻一代,要像袁隆平那样,主动扎根基层,接受各种磨砺与考验,才能“做一粒好种子”。

  “做一粒好种子”要勇于奉献。一粒种子的使命,就是要扎根土壤,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杂交水稻事业,奉献给了祖国与人民,奉献给了他孜孜以求的梦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为了这个梦想,为了伟大事业,他也曾留下遗憾。在《妈妈,稻子熟了》的这封信中,道出一位儿子对母亲的惦念与遗憾。“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自古忠孝难两全,袁隆平把对母亲的爱融入到了杂交水稻事业之中,这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创造了辉煌,才赢得了人民的厚爱。(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