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以问题为导向 开局之年做好补短板文章

http://www.scol.com.cn(2021-2-1 9:27:31)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在起航“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命题,四川该如何落实?开局之年,要解决哪些新问题、应对哪些新挑战?

  调查研究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是代表委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界专家、学者的日常工作。本期“学思践悟”特邀三位代表委员,结合自身履职调研和日常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兴产业、脱贫攻坚、扩大内需等重要命题,分析现状、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问题 知名区块链企业为何被频频“掐尖”?

  结合信息产业基础,携手重庆——

  共建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

  □省政协委员 吴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明晰主攻方向,核心技术、高端科技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随之,全国掀起了学习区块链、研究区块链、应用区块链、投资区块链的风潮。建议四川以此为重要突破口,助推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状:相关企业被“掐尖”,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目前,我省区块链产业位于全国第二方阵前列,区块链全球算力有一半在四川,拥有电子科大网络安全研究中心、西南财大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中国网安区块链研发中心等各类研究机构及行业组织,拥有成都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区块链智慧产业园、区块链算力产业园等特色生态园区,其中包括全国第一个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各企业、科研院所已申请区块链专利100余件,专利和论文数均位于全国前列。据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针对会员企业情况的数据分析表明:我省区块链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软件开发及销售板块;注册资本过亿的有5家,人员规模10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26%,1000人以上的占比为6%;会员企业的专利数量方面,100个专利以上的企业占比8.3%,其中100~500个的为4家,500个以上的1家;软件著作权方面,100个以上软著占比为5%。

  尽管如此,我省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区块链技术产业化能力不足。我省科研资源丰富,部分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全国领先,从软件到硬件,包括底层协议,都具有深厚的跨学科技术积淀,但创业团队缺乏产业思维,缺乏产品规划、公司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具备搭建产业链、生态链平台的能力。

  其次,由于缺乏本土资本支持,四川区块链优质项目纷纷流失。从区块链创业者角度看,资本支持、政策给力,才有助于项目快速推进。例如,广东区块链的联盟链项目,落地奖励300万元,公链项目则是1000万元;武汉是300万元补贴。软银、红杉资本、盘古创富等省外知名资本大佬在川接洽区块链项目投资,川内知名的区块链企业被频频“掐尖”,例如,成都链安科技,获北京和上海资本方的天使轮投资;迅鳐科技由北京企业投资控股。

  再次,政策支持方向不精准、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我省出台的区块链相关政策,存在支持方向不精准、政府扶持力度有限的问题。应该认识到,区块链急需应用场景,需要政府“吃螃蟹”,提供试点示范。例如,广州就提出每年开放10个政务场景给区块链。对区块链创新企业而言,给钱不如给“场景”更有用。

  ●建议:因地制宜,联合重庆共建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

  四川应坚持融合发展与因地制宜并进,紧密围绕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选准“区块链+”的突破口,结合四川信息产业比较优势,选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等前沿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技术方向,以数据驱动、区块链驱动思维,培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平台经济、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巨头。引导区块链资源聚集,不断创新应用新模式、探索产业新业态,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而言,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借助信息产业基础,扩大领先优势。信息产业是四川万亿级产业,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信息安全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建议重点研发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节点机,构建安全链网和区块链中台,合力打造区块链基础平台底座,在此基础上服务上层区块链应用。我省优势领域的信息安全、算法算力等是节点机的核心,也是节点机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节点机可以有虚拟机和物理机两种形态。将节点机作为抓手,推进链网协同、区块链新基建生态布局,攻克联盟链高性能、安全隐私、高可用、高可扩展性等核心关键技术。

  精准扶持企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经过前几年时间的野蛮生长,本土市场逐渐展露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有代表性的企业。建议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培植,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场地等各种问题,尽快形成区块链技术输出,服务新发展格局。

  联合重庆共同建立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重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产业政策、产业布局方面走在四川前面,而四川又为重庆输出了大量的技术支撑,这是两地合作的现状。建议川渝两省市可将区块链作为合作的抓手,联合申报国家“区域性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区”,打通“蜀信链”和“渝快链”,打造成渝一体化的区块链发展和技术创新生态。探索双方携手,借助于重庆“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共同实践、共同研究数据跨境流动等国际经贸规则、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前沿性议题,共同谱写国际话语权、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巴蜀篇章”。充分发挥双方协同优势,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政务民生、金融、实体经济、监管科技等领域的示范。例如,政务服务的两地社保、公积金的互认,民生领域的智慧出行等。

  积极培育市场,加快区块链产业成型成势。通过实施“区块链+”战略,催生一批区块链技术成熟、总体解决方案完善、可推广价值大的典型应用解决方案,使区块链产业生态尽快成型成势。重点是地方政府有选择地分期分批推出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产业金融、医疗卫生、资金监管等为代表的系统项目,以“市场倒逼技术”,引导本土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主动运用区块链技术协同创新,实现区块链监管技术、链上链下协同技术的突破。一是发挥四川水电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区块链基础设施(强大算力的“超级节点”),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块链提供算力服务,解决弃水问题;二是利用四川制造业门类链条相对完备的优势,依托工业互联网制造,实现跨地域扩层级协同,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开展虚实映射、数字孪生方面的研究,实现应用示范。

  建立健全与区块链竞争力提升相匹配的治理规则体系。一是组织机制保障。整合省科技厅、经信厅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建立数字经济产业推进协调议事机构,下设区块链产业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导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政策体系保障。结合四川特点,加快出台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块链专项规划;设立区块链产业基金,出台补贴、奖励政策措施;支持分门类多层次区块链人才体系构建;鼓励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三是建立区块链资源集聚载体——产业生态园区。政府主导或企业主导,建设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信息安全、算法算力等国家级区块链特色产业园区,服务区块链产业生态资源集聚需求。

  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怎样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大力发展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少数民族地区孩子“拉齐”人生起跑线

  □省人大代表 贺新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一,人类反贫困事业本身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持久性特征,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的消除不等于扶贫工作的终结,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问题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重要考量。其二,作为多民族大省的四川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的60%以上,这是思考、谋划我省发展问题时必须关注的重要省情。其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扶贫先扶智,必须充分认识、发挥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重要战略作用。就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必须立足长远、注重精神贫困的消除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强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本土型”人才来锻造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方为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持久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来川视察时,针对当时的凉山脱贫攻坚问题专门强调: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力实施国家“两基”攻坚和连续两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工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扩大资源供给、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但横向比较,受历史、自然、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仍然较大幅度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亟需从以下方面持续努力改善,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启蒙”方面,应建好“一村一幼”,协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我省彝、藏区“一村一幼”建设对培养少数民族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汉语沟通技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础薄弱、时间紧、任务重,该项工作推进中普遍存在师资、场地、设施、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政策效益的充分发挥。

  须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必要的场地改造和设备设施完善,使其满足教学基本需要;适度提高师资(辅导员)补助标准,以保证师资的基本质量并稳定辅导员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实施好“一村一幼”师资的选聘、培训和管理、考核工作,协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聚力均衡发展、控辍保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县的工作推进力度,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尽早实现基本均衡并加快向优质均衡转化。二是在已经通过“国检”的县(市),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应逐步从硬件设施转移到教师培训、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学质量等教育的软件方面。应当将师资的均衡作为下一阶段教育均衡的重点,着力解决好边远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

  而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首先须廓清一个认识,即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已经不是造成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的辍学更多是源于基层学校枯燥、单调和低水平的教学,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导致学校生活丧失乐趣与吸引力。因此,要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既要坚持目前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更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强化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控辍保学的标本兼治和源头治理。

  产教融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在继续实施好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各职业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积极主动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探索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应着眼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系统构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延长链。一是向上延伸。大力支持甘阿凉三州现有本科高校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硕士点建设,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贯通”“本硕相连”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向下接地。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要改革现有招生制度,鼓励广大一线技术工人参加职后继续教育;对具备一定工作年限、获得相应等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可免试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三是横向发展。鼓励内地优质职业学校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学校的联合办学、深化对口帮扶,多渠道提升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

  支持高校建设,提升本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众所周知,人才和科学技术分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少量的高端人才、部分研究成果与技术或可通过特殊政策和资金投入从外地引进,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的,能扎根艰苦边远地区的大量“本土型”人才还得靠当地高校培养,而这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功能的发挥。

  但客观分析,我省三州现有6所高校无论规模还是水平,均不太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无疑不利于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深化拓展,客观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少数民族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支持力度,包括在制定各类学术队伍入选条件时出台相关专项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吸引、稳定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实施硕士学位点“补白工程”(意指填补全省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缺失的空白)以优化学位点区域布局、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层次和本土人才培养能力;加大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基础设施薄弱现状,通过“筑巢引凤”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康成果巩固拓展。

  问题 成都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多远?

  增强消费集聚力、消费辐射力、消费推动力,发挥成都消费“主引擎”作用——

  “三力”齐发 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省政协委员毛中根 西南财经大学讲师叶胥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十三五”时期,成都实现了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的跃升,经济、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大城市格局业已形成。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成都迎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叠加战略机遇,这为成都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把握时代机遇,成都正从大城市向大都市迈进,大都市更加突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强调与周边城市实现协调互促,并具有国际化要素集聚与扩散功能,这需要促进消费提级扩能,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三力”较高

  从理论和实践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常拥有较高的消费集聚力、消费辐射力和消费推动力。消费集聚力强调各类消费活动向消费中心城市集聚,使消费活动发生于中心城市,产生消费集聚经济。消费辐射力则强调消费中心城市向外的辐射带动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的消费中心城市通常具有国际范围内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消费新风向通常始于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推动力则强调消费作为城市的重要竞争力之一,成为城市招商引资与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进而增强消费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消费集聚力是消费辐射力和消费推动力的基础,只有消费足够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有效消费能量,从而实现向外辐射和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消费辐射力不仅扩大消费中心城市影响,促进消费集聚力,还通过消费辐射,推动消费中心城市由“消费所在地”向“消费生产地”和“消费供给地”转变,进一步提升消费推动力。最后,消费推动力吸引关键经济要素流向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发展的经济势能。当前,成都已经在消费集聚力方面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提能的下半篇主要是在持续增强成都消费集聚力的同时,切实增强消费辐射力和消费推动力。

  提升“卖全球”“造生态”“创品牌”能力

  消费中心的辐射力与推动力增强要从其核心功能、现实基础和竞争力等方面多维度考虑。具体而言,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消费辐射力推动力。

  由“买全球”到“卖全球”。“买卖”是消费中心的核心功能,提升城市的“买全球”可及性是增强消费集聚力的关键,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卖全球”能力,则是增强城市消费辐射力和消费推动力的关键。一是深度介入国际消费贸易活动,积极参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环节,提高全球供应链协同能力。二是着力培育本地头部跨境商,制定头部跨境商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一批成都本地的跨境电商成长,积极抢占国际市场。三是打造国际空港商圈,以“一城双场”运营为契机,以国际空港商务区为依托,推进“快消短休”(即快速消费,短暂休息)消费功能区和消费场景建设,转商务流为消费流。四是试水国际直播带货,打造面向海外用户的多语种直播购物与社群营销,优化直播场景和内容,打造“成都范”的消费潮流,抢占海外消费流量。

  由“建市场”到“造生态”。市场是消费中心的基础,汇集各类消费产品、消费业态及消费方式。构建繁荣消费市场,既有利于形成消费集聚力,也有利于消费辐射力。促进消费辐射力和消费推动力再上新台阶,则需要营造消费需求链与供给链的全生态,促进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品及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消费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建好需求链前端,打造行业消费数据共享平台,鼓励与扶持消费大数据分析公司的成长,加强消费者潜在需求的量化分析。二是做好需求链的服务端,细化国际化配套设施,促进消费需求释放,健全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体系,在大型消费商圈设立退税柜台,提高商圈街区环境和交通体系的时尚度、便利度和智能化体验。三是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平台,适当降低一些行业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争取更多国际高端品牌在成都举办全球首发,打造国际高端品牌总部集聚地、零售形象地和物流集散地。四是做好需求链后端的消费者维护,整合资源与协调各机构建立统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加大对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的再整治力度,推动维权机制改革,建立售后服务竞争激励机制。

  由“引品牌”到“创品牌”。品牌是消费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国际化知名品牌有利于提升国际消费中心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但要切实把品牌转变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推动力,则依赖于本土化品牌的创造。一是更深层次嵌套本地文化基因,加快成都消费品牌的关键词遴选,用3-4个关键词概括成都消费,宣传成都消费,画像成都消费。二是实施全球范围内成都消费品牌图标设计大赛,以赛会为平台,推广和普及成都消费品牌。三是以成都区域消费品牌关键词为导向,以每一个关键词为对象,进一步打造成都消费子(亚)品牌,鼓励区(市、县)或企业层面形成与成都消费品牌关键词相关的衍生品牌,建立全面多样的创品牌机制。四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消费调查与画像,积极培育适用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品牌,以熊猫文旅、金沙文化、三星堆文化、火锅文化、茶文化等为主题创意,设计购物节、主题公园、展会、艺术节等多活动品牌,重点关注消费潜力大、消费挖掘不足的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五是采取“一牌一策”发展策略,推动本地中华老字号品牌再发展,推出老字号的青年子品牌、谋划老字号的国际新品牌、增强老字号的新元素等。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