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粮食安全观 必须强化“五种能力”

http://www.scol.com.cn(2021-2-15 9:24:12)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后强
作者:李后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五种能力”:党的领导力、群众创造力、科技创新力、法治保障力、风尚引导力。要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任务,激活农民积极生产粮食的创造力,向科技要粮,推进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把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法》重要内容和“六保”重要任务。坚持新粮食安全观,必须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力、群众创造力、科技创新力、法治保障力、风尚引导力等“五种能力”。

  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力。我们党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任务,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通过发展和壮大后方根据地粮食生产,加强粮食自给自足,为赢得全面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坚强的粮食安全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不断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大事来抓。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2014年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8年提出“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是我们党立足于世情国情,对粮食安全治理作出的系统性、制度性和战略性部署,进一步夯实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不断强化群众创造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和底线。粮食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安全“获得感”。人民群众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近20%的人口。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先后探索农村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型农业合作(联)社等生产组织形式。自2018年起,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提升了中国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光荣感,还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新粮食安全观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农民积极生产粮食的创造力。自2013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力。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向科技要粮,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的关键。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粮食丰收的“第一生产力”和构筑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科学育种体系更加完备,杂交水稻亩产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精准的气象预测和农业灾害预防体系,农业机械的全面普及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病虫灾害,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让粮食生产更加稳定可靠。在科学技术助力下,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的生物种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确保安全,现代科学技术为巩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后盾。

  不断强化法治保障力。巩固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的法治体系作保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粮食安全保障法》纳入五年立法规划。推动粮食安全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焦粮食安全总体目标,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严格按照生产、储备、流通“三个能力”建设总要求,正确处理粮食的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外的关系,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可靠的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巩固粮食安全中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保民生、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不断强化风尚引导力。珍惜粮食,远离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国是文明之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浪费需要我们审视饮食习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狠刹铺张浪费之风,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新风尚。必须进一步严明公务接待制度,细化各项节约措施,让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行动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从严从实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让节约粮食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执笔:李后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郑钧蔚,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