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重返公交站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

http://www.scol.com.cn(2021-2-8 8:50: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堂吉伟德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铁辘轳把”“东四块玉”等北京老地名正逐步重返公交站牌。2月6日开始,北京启动公交站名规范工作。此次站名规范调整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自2月6日首车起实施。 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客运管理部经理刘默楠介绍,本次调整大多覆盖在东城、西城核心区。(2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一个老地名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特殊之义,在作为一地标签的同时,也成了历史、风土和文化的积累与标注,具有“顾名思义”的传承功能,在口口相传中去回味过去,直面现在和面对未来。有些城市名字,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业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标注,用一个新的名字去替代,则会让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断层的风险。

  以“铁辘轳把”为例,这个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名称有浓厚的北京特色,名称的来源也有因因相袭的渊源——据史料记载,“铁辘轳把”在清《京师坊巷志稿》中记为铁轱辘耙,因此处有制铁轱辘和钉耙打铁作坊而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接触到这个新奇的名字,就不免会“追踪索源”去考究一番,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细节也就会浮现于眼,留存于心。相反,“东花市大街”这个名字太过普通和平常,在其他地方也时常见到,与老地名相比可谓泾渭分明。

  一个地方的特色与差异,更多靠细节去呈现,包括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地名。时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取名上也有“千城同貌”的趋同性,城市失去了独有的个性,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魅力。时下,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建筑越来越多,不过若连地名都如出一辙,在甲城有某花市街,在乙城可能“似曾相识”,城市的风格都大同小异,则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都会下降,城市带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属性也会不断消失。

  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误区,也是文化继承和延续的巨大挑战。城市之美,美在一草一木,一个名称一个标签。比如成都有春熙路、华西坝、盐市口、骡马市、九眼桥、青羊宫、浣花溪,北京如西新帘子胡同、东旧帘子胡同、东新帘子胡同等独具一格的地名,或是成都有一条“东花市大街”,北京也有一条街取同样的名字,不仅闻者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居者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城市“颜值”自会随之下降。一街如此,一城的状况则令人忧虑。

  如果说新城建设因为囫囵吞枣,在地域和文化特色上没有考虑周全,未能充分体现出“城市个性”,延续已有的“文化基因”,造成城市面貌和名称趋同还情有可原,已经口口相传多年的老地名,在城市的新改扩翻过程中,被一些庸常化、世俗化、中性化的名称所取代,将其视为对城市历史的忽视和文脉的戕害,一点也不为过。事实上,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度雷同化,以及业内外呼声的日渐强烈,决策者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很多城市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地名保护作出了刚性的要求,“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保留传统地名”已成为一种共识和行动。

  老地名陆续重返公交站,这种回归式的校正有利于让老北京记住乡愁记忆,也更利于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并从根本上遏制“千城同名”状况的恶化,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供最具张力的载体,让个体情感和公众记忆得到更有质量的保障。如此,我们才能延续历史的脉络与印记,找到“我们来自何处”的答案,在叩问历史中去直面未来,在厚重的文化底蕴面前,保持高山仰止的敬意与不越雷池的敬畏,共同呵护美丽的家园,成为精神世界的造梦者和现实社会的文化使者。(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