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斗新时代! 我的“学习”笔记

http://www.scol.com.cn(2021-1-11 10:07:38)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作者: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如果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那些内涵丰富的金句就是开启这座丰富宝藏的金钥匙。这些金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个性标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是引领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哪些金句打动了你?有哪些金句鼓舞了你?我们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十二位《思想周刊》读者,分享他们的“学习”笔记。

  斗罢艰险再出发

  金晓博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摘自2019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2020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与疫情作斗争的过程,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崇高品格与源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强大凝聚力,展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重要意义。

  去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我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2月2日到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回想在武汉连续59天的艰难工作,危险时刻绝不鲜见,一次次迎难而上,离不开“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指引。

  去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热情赞扬,给广大医务工作者带来极大鼓舞。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而团结一心加油干,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之一。人们都用“逆行者”来称颂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身为其中的一员,我认为“逆行者”身上体现的,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这场严峻复杂的战疫,用活生生的、沉重、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增强着风险意识,认识到前进路上风险挑战无处不在,认识到民族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时刻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勇气和准备;让我们更具体深切地体味到底怎样才是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最重要的位置,并落实到行动上。战疫,检验着,也激励和锤炼着我们担当的精神和本领、斗争的精神和本领。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转眼一年已过,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勉励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接续奋斗。当前,面对疫情,我们决不能松懈麻痹;“十四五”开局之年,前方还有很多新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作者系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四川省第八届先进工作者)

  见证伟大抗疫精神

  谢艳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摘自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意志。那时我正在武汉,工作压力大,精神身体都非常疲累,总书记的话让我倍感温暖、充满力量。

  当时我随四川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房工作。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完成改造的病房,缺乏足够的监护仪器、氧疗设备和物资,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我们迅速投入工作,迅速掌握患者情况,建立工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实施流程。

  去年3月底,我们所负责的病区患者清零。五十余天的战疫经历,让我对“中华民族愈挫愈勇”这句话理解更是深刻,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疫情面前,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去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种精神进行了准确概括与系统阐释:“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的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了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抗疫战士,一名党员,我为我能战斗在最危险的前线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感到十分荣幸,也为我能成为见证伟大抗疫精神诞生的一分子而感到分外自豪。

  (作者系援鄂护士,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誓要啃下“硬骨头”

  马小宁

  “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摘自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截至2019年底,美姑县还有83个贫困村6477户32336人贫困人口未脱贫,美姑就是挂牌督战对象之一。总书记的话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坚定了我们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两场战役”一起打。从2月至6月发起了5次歼灭战,全县疫情防控取得“零疑似、零确诊、低风险区”的抗疫成果,在现行标准下全县全部脱贫,困扰美姑贫困的“八难”问题基本解决。

  催生了我们不等不靠的内生动力。过去的土坯房、斜坡路变成了如今的三居室、大广场;村民过去靠土豆玉米过日子,如今地里有粮、外出打工,或靠彝绣挣钱;过去孩子翻山越岭上学,如今出门就入学堂……昔日的贫困山村翻天覆地大变样,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种种变化,让牛牛坝集中安置小区的住户吉木阿牛说上一天也说不完,她感怀于心,时常念叨:“脱贫攻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

  激发了我们同心同向的昂扬斗志。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回顾美姑县的脱贫攻坚历程,一幅幅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脱贫攻坚生动画面,也成为每一名扶贫干部深感荣耀的记忆,我们都为能够参与这一场镌刻进共和国史册的伟大壮举而感到自豪。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感恩奋进、不负重托,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

  (作者系美姑县委书记)

  为后代留住绿水青山

  王克秀

  “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摘自2020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多年以前,什邡筏子河是一条臭水沟,我真是太难过了,因为在记忆中,她是一条水清得能见到河床的美丽河流啊。所以从1991年起,我连续29年提交了合计30余个筏子河治理预案,呼吁“救救筏子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

  转机终于来了,就在几年前,在环保攻坚“壮士断腕”行动中,筏子河进行了彻底整治,昔日的臭水沟,恢复了清澈的本来面目。随即,当地社区党总支积极带领群众保护筏子河,居民自发筹款一万多元,购买了锦锂鱼苗放生在筏子河里。放生那天好热闹啊,大家呼喊、雀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价值,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群众留住青山绿水,既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7年,我接过聘书,担任筏子河的“民间河长”,沿河的街坊邻居,也组建起巡河志愿者“红袖标”队伍。虽然筏子河得到了整治,但沿河的部分商家,仍时不时向河里倒污水、丢塑料袋……我和“红袖标”护河队总是坚决劝导、制止。护河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参与,正如什邡要求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当好生态环境的监督员,推行落实河长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没有各方的支持和参与,筏子河只会逐渐回到那条臭水沟。

  护河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我们很幸福,因为生活在中国;我们努力着、奋斗着,就是希望什邡成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好去处。

  (作者系什邡筏子河“民间河长”)

  写下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陈从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摘自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反复强调“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和时间赛跑、和疫情赛跑、和死神赛跑的抗疫举措密集出台,行动之迅速世所罕见: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无畏“逆行”,与湖北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和疫情赛跑的,还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摸底疫情实况、追溯病毒来源、优化防控举措、启动疫苗研发……有国际人士评价:“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不仅体现在抗击疫情,更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每一方面,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的继承和发展。

  脱贫攻坚,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和内在的价值追求。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面临什么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人民面前,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回望2020年,中国共产党人用这八个字贯穿始终写下的答卷,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

  (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筑牢健康“防护墙”

  祝小平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自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我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工作了大半辈子,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深有感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世界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实情采取了不同的防控策略,体现了政府对疫情的防控态度,体现了高层的执政理念。在我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以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危为宗旨,集中全国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从中央到地方,从医疗到各行各业,全社会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迅速全面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举国抗击疫情,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我国发展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保障健康中国大计顺利实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各类社会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而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队伍则是公共卫生体系能否取得预期效应和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默默奉献,舍生忘死,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工作职责,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要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对疾病预防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人员、性质、利益以及各方责任和义务给予明确界定,提升疾控科学研究投入,提高疾控机构人才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代化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疾病预防控制人才,才能提升疾控体系现代化水平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我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将日益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将不断提升。

  (作者系省卫健委防控专家组组长、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风雨洗礼更坚劲

  段挺

  “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摘自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这些宏大背景之下,影响的是我们一个个具体的企业。

  我从事客运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负责成都部分高铁车站的客运设备维护。去年上半年,很多行业都停摆了,但交通公共场所服务无法按下暂停键。一些高铁车站,甚至每天都有高温发烧旅客被检测出,然后送往隔离地点进行观察。

  这些情况,给我们企业部分同事带来了心理上极大的紧张及恐惧,个别员工甚至产生了抵触到岗工作的负面情绪和心态。另一方面,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考验,收入急剧减少、现金流短缺等具体问题,一一摆在我的面前,甚至让我对一直骄傲和喜爱的客运设备维护工作产生了动摇。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改革开放以来,不正是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不管外界多少风雨,他们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才形成了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吗?越是在爬坡过坎的关口,越要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冷静下来,我坚定了信念,要求自己不能被眼前困难所迷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才能在风雨洗礼后更加坚定,真正做到行稳致远,而这才是新时代企业家应有的精气神。我重新调整工作心态和思路,一边向员工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边积极与员工一起学习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让企业全员对疫情有正确认知,并明白自己在工作岗位坚守的意义。

  同时,政府部门也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缓解了企业生存面临的困难。

  岁末年初,回首过去,我充满了感慨:遇到困难,只有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才能见到希望,才能“得道多助”。只有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才能抓住机会、用好机会,才能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企业家。

  (作者系四川深空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坚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郝丽萍

  “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自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时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为我们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能力,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水平,提供了重要遵循。

  气象预报预警,被称为防灾减灾的“消息树”“发令枪”,发挥着第一道防线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筑牢第一道防线的气象使命也要续写新篇。

  筑牢第一道防线,贵在提早摸清“敌情”。防灾减灾关键在“防”,气象监测预报每个环节都关乎“防”的决策走向与应对成效。

  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必然要求气象监测打出提前量,提高多尺度立体化探测能力,提早获取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和强度位置变化,以早发现为早部署赢得时间。回首去年汛期,新落户成都的3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原有7部风廓线天气雷达组网,将灾害性天气监测时效提高至60秒,快速捕捉强降雨云团生成发展,提前摸清了“敌情”。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必须要求气象预报亮明“作战地”,提升智能预报预测水平,发展气象灾害风险预报。灾害来临,如何划定防范重点区域、提前转移哪些人口等等,都离不开精准的气象预报。在多种灾害交织下,基于传统气象阈值的预报具有局限性,需要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信息,精准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强度和影响时段,预估承灾体面临的灾害及影响,为灾前防御提供重要参考。

  筑牢第一道防线,要扭住创新“引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气象工作充满了挑战。迎挑战要谋划新举措,党中央已为气象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

  行百里者半九十,打赢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硬仗仍需奋力。气象部门务必坚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以工作成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系成都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开放胸怀促科技合作

  王志明

  “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摘自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时的重要讲话

  科学无国界,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攻坚,其成果都应世界共享、为全人类服务。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十分赞同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多年海外科研经历让我深谙国际化科研合作的意义。全新的科技生态使科技创新不再是技术垄断之争,它正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

  就我所从事的基础研究而言,要想汲取众家所长、触类旁通,也必须要坚持国际化科研的理念不动摇,必须要加大开放力度。只有坚持“大国情怀”,拿出中国人所具有的智慧和胸怀,推动技术、人才“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驾齐驱,才能突破“被孤立”的壁垒,汲取更多先进的科研养料。

  具体到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我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通过组织国际会议等形式团结海内外科研力量,实行中外双导师责任制,为众多师生接触学术前沿领域打开了国际化窗口;同时我们也在与加拿大、韩国、意大利,以及波兰、斯洛文尼亚、以色列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事实证明,这些合作都有效提升了研究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开发创新能力及学术影响力。

  要更好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离不开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夯实国际合作基础。如今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打击,正向科技领域转移。华为芯片断供、中兴“难兴”,带给我们有关自主研发的反思。类似事件让我们明白,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必须依靠我们一线科研人员自主研发、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被打压、被封锁,然后独立自主,这样的情形日本也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突袭,日本也没有坐以待毙,转而大举进军高精尖材料,反而加速实现技术和市场突破。芯片断供等事件,只会促使国内加速自给自足。

  虽然我们一直在朝开放合作的方向努力,但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今我们更加不能停下脚步,在别人封锁时更要创造开放的、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

  内外兼修干好自己的事

  王孝谦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摘自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外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我所在的自贡原来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彩灯外展订单也被迫延后或者取消,正当自贡众多彩灯企业处于担心及迷惘之际,去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概念,仿佛给大家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让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让我们意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的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再困难也要对外开放,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也是现实的选择。我国具有扩大内需的独特优势。我国人口总量全球第一,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扩大内需的基础。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是闭关自守,但也不是依赖国外。必须内外兼修,干好自己的事情。省委、省政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可喜局面。自贡市紧紧抓住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力争建成成渝地区南向出海新通道重要交汇点,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将新发展格局理念落实到自贡彩灯产业上,我们也坚持内外兼修、干好自己的事情。一方面积极拓展视野,转变观念,在彩灯内外展工作上,做好前瞻性规划,充分实现相互补位,另一方面着重引进创意研发、生产制造、展示展销等企业,进一步为产业发展建链、补链、强链,同时注重创新发展,研发彩灯延伸产品,争取在全球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奋起直追、大展宏图。

  (作者系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自贡市政协副主席)

  做司法公平的守护者

  陈国兵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摘自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如何守护好公平正义这一“灵魂和生命”,是所有新时代司法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1996年,呼格吉勒图因涉嫌强奸杀人,被判决并执行死刑。2014年,“真凶”现身,呼格沉冤得雪,被改判无罪。其后,27名司法人员被追责,呼格亲人获得200余万元的国家赔偿。但呼格这位内蒙古小伙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18岁。

  冤假错案,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社会不可承受之痛、司法不可承受之耻!

  一名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办理数以千计万计的案件。但这数以千计万计的每一件案件,都可能是老百姓一生中遇到的唯一一件案件。虽然防范冤假错案属于世界难题,但在中国,我们决不容忍和允许一件冤错案件的发生,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之治”的应有自信,是每一个司法工作者必须坚守和践行的庄严承诺。

  纵观已经发现和纠正的冤假错案,真正属于徇私枉法、栽赃嫁祸的其实很少,更多的原因在于监督失衡、政绩观错位,一些本可避免的问题“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最终酿成悲剧。

  “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部署,司法体制改革不断破难关、涉险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立案登记制让“告状难”的状况大为改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守住防范冤错案件的底线,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批条子”“打招呼”,全面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一系列改革举措环环相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不断夯实。

  这其中,司法责任制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我有幸亲历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最大的感受是,司法人员的待遇提升了,责任和压力也明显加大。以前办案,往往是层层汇报、集体研究,“集体负责”往往变为“无人负责”;改革后,审判权得以回归,案件质量也由合议庭、法官自行负责,而且是终身责任制。“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彻底根除,“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成为每一位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的坚定自觉。

  (作者系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民事法官)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曾怡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

  ——摘自2020年1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改革,话开放,许多经典话语掷地有声、意蕴深远。“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等有关改革开放的话语,催人奋进。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当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慢,还要继续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已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还计划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020版)中进一步压减条目。此外,还要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通过落实税收等政策优惠对冲疫情影响,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在此非常时刻,中国提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是出于谋求更多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出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长远考虑。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都国际铁路港是成都乃至四川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从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改革开放给这个单位,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深刻改变。在这里,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从2013年31列到2020年突破2000列,成都国际班列和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双第一”,构建起了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

  “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充满智慧和力量,彰显信心与豪情,激励我们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系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部长)

  如果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那些内涵丰富的金句就是开启这座丰富宝藏的金钥匙。这些金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个性标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是引领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哪些金句打动了你?有哪些金句鼓舞了你?我们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十二位《思想周刊》读者,分享他们的“学习”笔记。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