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热气球旅行别演变成“死亡之旅”

http://www.scol.com.cn(2021-1-25 9:10: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家发
作者:丁家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浪漫的热气球旅行正成为很多年轻游客的选择,成为“网红”旅游项目。但去年10月以来,国内已经发生了两起与载客热气球有关的人员坠亡事故。专业人士指出,事故暴露出载客热气球在监管上存在缺失,给热气球旅行敲响了警钟。(1月24日《工人日报》)

  乘着吊篮冉冉上升,脚下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热气球承载着人们对天空的美好幻想和期待。眼下,载客热气球成为“网红”旅游项目,正在加速发展。然而,两起与载客热气球有关的人员坠亡事故,暴露出载客热气球在监管上的缺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笔者认为,“网红”载客热气球需要拴上一根“安全绳”,应尽快填补监管上的缺位,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浪漫之旅演变成悲剧的“死亡之旅”。

  很多年轻游客将乘坐热气球列入了自己的旅游愿望清单,想来一场浪漫空中之旅。目前广西阳朔、云南腾冲、广东英德、浙江千岛湖等地,均有热气球体验项目。有系绳固定热气球的“系留飞”,价格多在100元至300元不等,飞行时间约为10至15分钟。无绳固定热气球的“自由飞”价格更贵,飞行时间也更长。而载客热气球潜在安全隐患令人担忧,一旦在空中发生事故将很难救援,乘客非死即伤。国内已经发生的两起与载客热气球有关的人员坠亡事故,给热气球旅行项目敲响了安全警钟。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热气球运行指南》,热气球驾驶员在获取运动驾驶员执照以及气球等级后,应具有不少于35小时的飞行经历时间。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一些热气球项目的经营者购买了缺乏资质的热气球,或聘用了无资质的飞行员;另一方面,载客热气球在监管和法律上的空白,给热气球项目“黑飞”以可乘之机,不仅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地勤人员也大都是临时招聘的,经过简单培训就匆匆上岗。以上载客热气球项目乱象,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热气球在空中突发紧急情况,往往地勤等人员不知所措,眼睁睁地看着悲剧上演。

  有数据显示,在国内景区经营的热气球项目里,“系留飞”占比达到八成。但中国民航规章体CCAR-91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的适用范围,并不包含系留热气球。也就是说,热气球项目在法律规范上存在空白,监管和执法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经营、管理规范和标准,包括加强对地勤人员等在内的工作人员培训等等方面,严格规范和约束热气球载客旅游项目。同时,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严禁质量和安全不达标的热气球载客运营,坚决取缔一些“黑飞”热气球旅游项目,防患于未然,让热气球旅游项目在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下,为广大游客的空中浪漫之旅,拴上一根牢固的“安全绳”。

  安全无小事。以事故为鉴,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前,各地旅游、安全等监管部门应对载客热气球旅游项目,来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排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敦经营者促做好安全防护和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没有整改到位的热气球项目,一律不准载客运营,从而确保载客热气球在安全的航线上浪漫飞行。(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