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也要“双循环”

http://www.scol.com.cn(2020-12-14 9:39:17)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熊筱伟
作者:熊筱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  

  访谈

  ●我们对国际创新资源不能只是简单利用,而要更重视技术消化吸收。把技术消化吸收掌握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创新,这也是一种后发优势

  ●科技自立自强,也有利于更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太多案例说明这一点——等你把技术瓶颈突破了、把产品做出来了,别人反而不限制你了。不但要卖给你,而且还要大幅度降价

  ●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过了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这个阶段,和四川没有直接竞争,所以四川企业只要有想法,就能相对更顺利地引进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技术不一定是最高精尖、最前沿的,但却是四川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也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是否意味着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将退居次要位置?

  记者将问题发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他很快回复:你这个题目很好。有人以为科技自立自强就是搞封闭,这是一种误读。科技创新也需要“双循环”。

  围绕这一问题,孙福全随后接受了记者电话专访。在这位前绵阳市副市长看来,当前四川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这不仅不是企业“固步自封”的借口,反倒是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好时机。

  谈关系:科技自立自强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之间相辅相成

  记者:怎么理解科技创新的“双循环”?

  孙福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的“发展”,就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换句话说,科技发展也适用于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不是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各地搞自我小循环,而是要积极融入开放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在抓科技创新工作时,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循环抓好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国际循环,抓好开放式创新,用好海外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

  记者:科技自立自强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两者是什么关系?

  孙福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要立起来强起来,最终都是要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我们要摒弃“拿来主义”的习惯,不能一遇到问题就看“外国同行是怎么做的”,一味跟踪模仿,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但是,也不是说科技自立自强,就不需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

  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然这要求我们对国际创新资源不能只是简单利用,而要更重视技术消化吸收。过去就犯过错误——技术拿来就用,等落后了又再引进新的,最终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得提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技术消化吸收掌握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创新,这也是一种后发优势。

  此外,我们产业要迈向中高端,就要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还是要尽可能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

  反过来说,科技自立自强,也有利于更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太多案例说明这一点——等你把技术瓶颈突破了、把产品做出来了,别人反而不限制你了。不但要卖给你,而且还要大幅度降价。

  谈时机:企业要抓住当前好时机,政府不要“过度操心”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川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决定了企业对“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不会很积极。

  孙福全:我的看法刚好相反。四川当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这正是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好时机。

  原因很简单——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过了这个阶段,和四川没有直接竞争,所以四川企业只要有想法,就能相对更顺利地引进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技术不一定是最高精尖、最前沿的,但却是四川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反而是一些沿海地区企业,因为在业态、产品等方面和国外同行构成直接竞争,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相对会更难。

  记者: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不少企业都表示出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担心。

  孙福全:尽管有个别国家,借着国家安全等理由推动逆全球化,但是经济、科技全球化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尽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有困难,就克服困难。

  具体对四川企业而言,除了加强与欧洲国家创新合作以外,还可以特别关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国家层面已明确出台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四川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完全可以深化和沿线国家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到这里来。

  记者:推动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政府可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更有效?

  孙福全:具体怎么做,还没有成熟的、可复制的经验,需要实践中去摸索。

  但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这方面政府不能“过度操心”,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政府和企业看成父子关系,带领企业“走出去”。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要让企业真正作为市场主体,让它自己去判断和抉择。

  政府更多还是发挥宣传引导和鼓励作用,让有条件的企业敢用、用好国际创新资源。这需要政府做好宣传,澄清误区,做好服务等。政府可以搭建一些服务平台,同时对抗风险能力相对弱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风险补偿。

  还有一点,政府必须尊重和保护好知识产权,这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尤其重要。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