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引领

http://www.scol.com.cn(2020-12-14 9:35:4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任映红
作者:任映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作《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一论述肯定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制度建设的根本:须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制度是社会运行规则和个人行动规范的集成。制度好不好,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是否公正,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将公平正义作为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国家治理体系才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职能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我们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立场,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制度是社会运行规则和个人行动规范的集成,是人类社会构成运转的基础。制度好不好,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是否公正,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和成熟定型,需要长期的历史沉淀,需要理念上的指导、理论上的自觉、框架上的设计、实践中的探索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这就要求制度设计理念上以公平正义为思想指导,在制度形成原则、制度条文框架、制度执行实施、制度评价结果等方面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只有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制度体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政权稳固、国泰民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只有将公平正义作为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国家治理体系才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同时,制度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现出制度自信,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提升制度自觉、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

  制度公正的特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治支持加以解决的。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让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立足于新时代的特征,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内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共同构成了我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制度框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实现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框架有以下重要特征:其一,保证权利公平。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是我国权利公平的重要内容。其二,保证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国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成果,不因性别、年龄、民族、地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治支持加以解决的。其三,保证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是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指的是要设立一套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来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这一规则体系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通过规则的公平设置、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问题,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其四,遵循三个“相统一”。公正的制度要能实现权利义务相统一、促进遵纪守法和追求自由相统一、保障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促进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与有序运行。其五,协调社会关系。在中国这一具体情境下,公正的国家制度安排需要协调好两种关系:一种是空间地理意义上的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另一种是社会学意义的各阶层群体关系。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让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国家和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人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国家制度重在彰显人民主体地位,要能基本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诉求、协调各社会成员间的关系,让多元利益主体形成共识,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来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制度公正的落实:深化和创新体制改革,突出抓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经济发展是实现制度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在实践层面建立一系列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引导的制度体系。要深化和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将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落实在各个领域

  公平正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在实践层面建立一系列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引导的制度体系,并将其落实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深化和创新体制改革来将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落实在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一系列公正的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推进经济领域的制度公正。推进和实行制度公正,就要深化和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也是实现制度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改革动力来自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理想目标,改革的各项成果必然要惠及全体人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对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治理、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要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改革举措。通过深化改革来清除市场间的壁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规则,保证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和使用市场资源。同时,健全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保证经济改革的成果通过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真正落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中。

  第二,推进政治领域的制度公正。推进和实行制度公正,就要通过深化和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这就要做到:一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维护和促进我国人民的政治权利;二是加强党的自我革命,通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强党建设,更好发挥党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四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让人民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司法的公平公正,进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第三,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公正。推进和实行制度公正,就要深化和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一是要不断深化和创新教育、医疗等社会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公共资源供给的公正性;二是要完善创业就业体制机制,消除城乡、行业、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三是改革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而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基础就实了。只有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实现社会领域内的制度公正,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第四,推进文化领域的制度公正。推进和实行制度公正,就要深化和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文化的繁荣昌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必须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激活文化创造力,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文化环境,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激发和复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以文化制度公正来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努力消除城乡之间、各区域之间以及各阶层之间在获取和享有文化成果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制度来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意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推进生态领域的制度公正。推进和实行制度公正,就要深化和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生态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需要用心守护的家园。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非是相互割裂和相互矛盾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增长则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物质基础。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环境保护方面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没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通过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和推进生态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