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诊应在“规范”中开展

http://www.scol.com.cn(2020-12-2 8:45:5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军荣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购药场景受限,很多患者把问诊需求转移到网上。各大互联网医院、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免费咨询、便民门诊、远程会诊等服务,医保支付、药品配送快速上线,助力线上抗疫。记者注意到,在线医疗大幅发展的同时,网络问诊、开药过程仍存制度漏洞,导致公众“体验”并不算太如意。 (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普通的“口腔溃疡”,因为通过网络问诊,不同的医生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人诊断是“重度口腔溃疡”,有人诊断是“念珠菌感染”,还有人说就是“口腔发炎”。直至线下才确诊是“由抗生素引起的念珠菌感染”,可“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科医生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疑难杂症,也不需要专门请口腔科细分领域专家问诊。这是网络问诊带来的“弊病”。

  一边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患者为了便利,这使得网络问诊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4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为4500万人,渗透率为6.6%,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7.9%。此外,有病网上查一查,成为很多青年遇到疾病时的一个自然反应。广州日报此前一项针对网友的调查显示,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64%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仅3.84%的人“从不这么做”;另一边是网络问诊并不规范。表现在,其一,看病无法仔细,无法全面,也很难确诊。比如看“口腔溃疡”,口腔科医生线下问诊时除了观察口腔内部情况、病情问询,还会辅以触摸、按压等动作,仅凭口腔照片和病情问询,很难实现“准确诊断”,更别说是开具处方了;其二,很难保证医生的真假。媒体曾曝光称,一款名为“医联”的具备在线问诊功能的App存在医生账号出租的现象。出租账号的医生将诊费与兼职者分成,并且不问对方资质就出租账号,一个没有医疗知识的人,也能在平台上为患者“看病”。

  网络问诊应在“规范”中开展。首先,网络门诊应该有科学的操作方法,即适合的条件。规定哪些病可以通过网络问诊,哪些病是不能的,让患者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是否适合于网络问诊;其次,网络门诊要管好医生。既要保证有资质的医生坐诊,也要对医生的看病进行追踪,并有相应的问责制度。据了解,随着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的陆续出台,目前至少在线上从业医生资质审核方面,各大线上问诊平台均有了严格管理。以“丁香医生”为例,其在挑选入驻医生方面,就设立了两道门槛——一是准入资格,中级职称及以上水平医生提交入驻意愿后,平台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会对其专业性进行考核;二是日常考察,医生接受患者打分和投诉,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二次审查,对不合格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于2018年颁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这意味着网络问诊要在规范中进行,但具体到操作层面,仍然欠缺规范,这需要监管部门依法依规严格执行,让网络问诊成为患者的一个重要选择,而不是冒险选择。(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